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是1987年由国务院科技办、原国防科工委(现总装)、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国家科委等四部委一办联合成立的。协会伴随我国军转民事业的发展逐步发展起来,现已有中央十一大军工集团公司在内和其下属500多家会员单位以及一批民口企业会员单位的国内大型社团组织。协会是在国防科工委领导和发改委、财政部、科技部、商务部、国资委、总装备部等国家部委和军队的指导下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32.
《中国军转民》2006,(2):17-17
2月13—14日,2006年军工行业国产数控机床应用座谈会在上海举行,这次会议是国家发改委和国防科工委继2005年大连国产数控机床发展座谈会以来,第二次高层座谈和研讨如何运作数控机床国产化工作,是“十一五”开局之年的一次供需结合、促进国产高档数控机床发展和应用的重要会议。  相似文献   
133.
陕西是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重要基地,横跨航空、航天、兵器、电子、船舶、核工业等六大行业,纵函科研、设计、试验、生产等领域。“十五”以来,陕西国防科技工业认真贯彻“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方针,积极推进军工经济与地方经济相互融合共同发展,在出色完成军品任务的同时,民用产业发展也取得了显著成绩。先后研制开发了十余类上千种民用产品,目前已有近300种民品形成一定的经济规模,有近40种民品已成为企业的支柱产品。其中,年销售额突破亿元的产品有20个。全省军工系统实现民品产值从2000年的56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95亿元,年均增长11%。  相似文献   
134.
2005年度,军工经济整体运行平稳,经济总量扩张迅猛,主营收入比重上升,经济效益大幅提高。十一大军工集团实现销售(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22%;实现利润首次突破百亿元;净资产收益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主要财务指标较上年有明显改善,经济成果表现突出。军工经济总体运行平稳军工经济规模总量扩大,主营业务发展迅速,经济效益同步增长。2005年末,十一大军工集团资产总额增长15%。其中中核集团、中航一集团、中船重工、兵器工业集团资产总额达到千亿元以上。十一大军工集团公司实现总收入增长22%。兵器工业、兵器装备、中航一集团位居总收入前三位…  相似文献   
135.
军工产业是先进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纵观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无不把军工产业作为保障国家安全、带动产业升级和提高综合国力的战略手段。一、拥有规模大、水平高的军工产业是发达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第一组数据:——2005年,美国航空航天业实现总销售收入1700亿美元,比上一年度的1560亿美元增长9.2%,实现利润110亿美元。预计2006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840亿美元。全行业从业人数达到62.39万人。美国航空航天业不仅产业规模大,而且技术水平高,引领着世界航空航天业的发展。——美国2005年核军工预算达到164亿美元。其1…  相似文献   
136.
近年来,国防科工委认真履行政府职能,建立健全监督机制,针对军工在建项目数量多、投资大,任务急等特点,以加大对军工项目投资、工期、质量和安全的控制力度,维护军工经济秩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廉政建设为主要目标,积极开展军工项目监督检查工作。通过精心组织安排, 扎实推进实施,使军工项目监督检查  相似文献   
137.
深入推进军民融合,是深化改革.消除壁垒,促进资源合理流动的必然选择。国防科技工业必须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彻底打破过去自成体系、自我封闭、自我保障的局面.在吸引社会力量与军工单位公平竞争,提高军品研制生产效率与效益的同时。加速国防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进程。通过科学统筹配置科技成果、资金、信息、人才等资源,充分发挥国民经济对国防建设的支撑作用。激发国防科技对国民经济的巨大牵引,为富国与强军有机统一、实现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38.
航天六院围绕液体动力等航天技术应用实施战略重组、进行资源整合,民用产业各项经营指标5年增长近3倍。并于今年年初成功跻身航天科技集团“百亿俱乐部”。  相似文献   
139.
甘肃省从事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的军工企事业单位和民口配套单位共90余家,涉及核、航天、航空、兵器、船舶、电子、冶金、化工、机械、轻工等军工和民口行业.发展军民结合产业的基础雄厚.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40.
我国国防科技工业正面临着以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核心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挑战,将智慧化模式引入军工科研生产管理,促进大数据时代"智慧军工"产业的形成,将为行业找到新的增长极"智慧军工"是智慧化工业模式在军工行业领域的应用,一是通过物联网、互联网、无线通信等技术扩大感知世界的"触角",拓展数据的来源和渠道,将信息世界与物质世界紧密融合;二是通过以云计算为核心的虚拟化相关技术,集中管理各类资源并提供统一服务,增强服务的专业性和针对性;三是以大数据分析技术为基础,发掘信息价值并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