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2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7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 毫秒
441.
442.
443.
综合分析电力计量从传统的机械式电度表、IC卡电表、电子式电度表、电子式电度表加载波模块的载波电度表技术的特点,提出将电表与接线系统进行综合研究,开发多用户电能集中检测管理控制系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44.
数据库中关联规则的并行/分布式采掘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效的并行/分布式采掘方法是数据库中关联规则发现技术的重要的研究方向,首先给出了关联规则的并行/分布式采掘的相关描述,针对关联规则并行/分布式采掘的基本思想,分析算法中可以改进效能的环节,提出生成更少候选集、局部剪枝、减少通讯量和优化扫描等提高性能和降低复杂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445.
针对电子对抗辅助决策系统的开发需要,研究了一种电子对抗辅助决策系统模型库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法,该系统支持多种粒度的模型(文件、函数、COM 组件等),包括完整的模型管理功能,同时还支持模型的动态调用和静态链接,使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扩充性。  相似文献   
446.
分布式防空C3I每个子系统都由若干台计算机组成,每台计算机完成一个或多个子模型的功能,它们之间通过网上信息交互,共同完成分布式防空C3I的分布式交互仿真.本文主要对分布式防空C3I系统中模型间信息交互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子模型的输入信息和输出信息,研究了信息有效交互的途径和提高信息交互速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447.
为使分布式传感器网络自适应滤波算法在具有快速收敛和低稳态误差的同时,具有对脉冲干扰的鲁棒性,在扩散LMS自适应滤波算法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参数估值p阶范数修正的变步长最小均方自适应滤波算法,算法通过使用参数估值的p阶范数增抗其对脉冲噪声的抗干扰能力,通过合理设置变步长控制因子使得算法在收敛初期的收敛速度及收敛后期的稳态误差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取得一个较好的平衡。对比实验表明,相比已有算法,所提算法性能更优且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448.
基于单一控制器的SDN架构容易导致无线网络性能受到影响,尤其针对高动态无线网络,将大幅降低其健壮性和鲁棒性。鉴于此,提出了一种分布式软件定义网络架构(Distributed Software Defined Wireless Network,DSDWN),该架构是基于完全分布式和分层式SDN思想提出的,包括主从控制器和事件传播系统,在该架构下提出了控制器系统的配置策略和主控制器的选择策略。仿真验证表明,提出的控制器配置策略在时延方面优于贪婪算法和聚类算法,更适合高动态无线网络环境;基于多目标优化的主控制器选择策略,优化了网络链路连接时长、总时延及节点资源,降低了路由开销。  相似文献   
449.
在分布式网络环境下,对雷达网的性能评估是雷达网对抗论证和战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复杂网络理论的角度研究了此系统的组成、特性,提出了它的网络结构及性能层次模型,以全新的角度去解决系统的评估问题。对网络结构模型的信息传输能力进行了仿真试验。仿真结果表明,网络模型能够正确指导系统的结构组建及性能评估。根据网络性能层次模型,应用最优指标法,实现了该系统网络综合性能的量化评估。  相似文献   
450.
分布式探测系统实现了探测控制系统的分布化和网络化,但由于网络信息传输时延的存在,使得信息传输实时性受到诸多条件的影响。为此,在分析分布式探测系统时延特性的基础上,利用MATLAB/Truetime工具箱实现系统的建模仿真,针对不同网络延时、丢包、干扰等情况对系统稳定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网络时延增大是影响系统稳定性能的主要因素,仿真流程对于网络探测的硬件系统构成和通信协议设计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