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06篇
  免费   6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145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510篇
  2013年   506篇
  2012年   308篇
  2011年   333篇
  2010年   288篇
  2009年   318篇
  2008年   333篇
  2007年   300篇
  2006年   333篇
  2005年   432篇
  2004年   212篇
  2003年   222篇
  2002年   244篇
  2001年   238篇
  2000年   96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程华祥  王郁 《国防》2011,(2):63
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武部针对民兵亦兵亦民的双重身份,多措并举,通过创新民兵教育方式大力提高教育效果。在教育内容设置上,突出国防理论、形势任务和战斗精神教育;在经常性教育中,突出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形势战备、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内容;编写  相似文献   
92.
课堂里,政治教员利用多媒体进行集中授课;网络室里,应急分队民兵通过网络交流学习心得;抗洪间隙,参战民兵手机里一条条激励短信不断传来……近日,在湖北省荆门军分区召开的全市民兵应急分队政治教育试点现场观摩会上,荆门市东宝区人武  相似文献   
93.
近年来,山东省邹城市人武部秉承历届党委班子干事创业、创先争优、开拓创新的优良传统,着眼有效履行历史使命,按照"政治工作突出首位、军事工作中心居中、基层建设强基固本、管理教育依法从严、党委建设  相似文献   
94.
南宋时期,武学作为官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曾于宋高宗绍兴十六年和二十六年两次重建。此后,历经孝、宁、理等朝发展,在承继北宋武学模式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更加完备的招生、培养、管理、除官等制度,在中国古代军校发展史上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但由于当时武举不兴,武学地位低下,办学规模较之北宋大幅缩小,其军事功能亦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95.
军队院校的基础教学适应政治军官任职教育要求,必须转变观念,迎接挑战;必须按照能力本位的要求,谋划好教学改革;必须以能力为重点,加强教员队伍建设;必须按照任职教育的要求,加强各方面的配套改革。  相似文献   
96.
一、融德育于英语教学之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立足于英语教学实际,充分挖掘教材潜在的德育教育因素,有针对性、目的性地对学生进行"三义"、"五爱"的教育,培养其高尚的情操和强烈爱国热情.  相似文献   
97.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多为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本身就是美的创造与结晶,它们用美的语言塑造出美的形象,创造出美的境界.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国度的审美情趣、审美要求和审美理念,蕴含着丰富深刻的美学内容,是进行审美教育的极好教材.  相似文献   
98.
陈伟 《中国民兵》2007,(8):48-48
我1995年从军校毕业后分在作战部队,去年6月到人武部工作。对当兵十几年的我来说,一直是搞军事训练、管理教育,在基层带兵,那些工作基本还能够干下来。可是,到了人武部工作,人武专业对我来说确实是一窍不通。为了尽快熟悉环境,开展好工作,我走了个捷径,便与《中国民兵》结了缘。  相似文献   
99.
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流动人口的增加,大量民兵涌入城市,城市民兵呈现出大流量、多流向状况和分布点多面广、隶属关系复杂等特点,使思想政治教育人员难集中、时间难保证、内容难落实的问题更加突出。近年来,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人武部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理思路、找对策、解难题,探索建立依托社区开展民兵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使社区民兵受教育面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100.
朱亚明 《中国民兵》2007,(11):50-50
近日,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人武部为增强干部职工安全保密防事故的“免疫力”,结合身边典型案例,用DV自行拍摄制成了6盘法纪教育录像带,编写出了5本法纪教育教材,下发到所属乡(镇)和企业武装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