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34篇 |
免费 | 105篇 |
国内免费 | 22篇 |
专业分类
66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篇 |
2023年 | 13篇 |
2022年 | 15篇 |
2021年 | 33篇 |
2020年 | 28篇 |
2019年 | 16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16篇 |
2016年 | 21篇 |
2015年 | 21篇 |
2014年 | 32篇 |
2013年 | 28篇 |
2012年 | 40篇 |
2011年 | 34篇 |
2010年 | 34篇 |
2009年 | 47篇 |
2008年 | 34篇 |
2007年 | 19篇 |
2006年 | 19篇 |
2005年 | 16篇 |
2004年 | 14篇 |
2003年 | 13篇 |
2002年 | 14篇 |
2001年 | 17篇 |
2000年 | 14篇 |
1999年 | 12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12篇 |
1996年 | 11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19篇 |
1993年 | 13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10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71.
172.
中国专家发现,瑞士双35毫米高炮的传动链误差竟然为零,绝对的不可思议。瑞士双35毫米高炮系统是一个标准的西方式的武器系统,它复杂而高效;它用复杂的辅助结构和自动检测来保证复杂系统的正常工作。应该说瑞士双35毫米高炮系统是复杂而脆弱的,一点损伤就是以使整个系统失去战斗。但它的作战效率是苏式高炮根本无法比拟的。 未来战场上空可能充斥着无人机、空地导弹(包括JDN)、巡航导弹等目标,它们具有很大威胁,同时它们成本低廉,往往不值得用贵重的防空导弹击落它们,因目标小,防空导弹往往也难以击中这类目标。这时,能够拦截无人机、空地导弹(包括JDM)、巡航导弹等目标的高精 相似文献
174.
随着电磁轨道炮武器装备的快速发展,针对其完成机场跑道毁伤封锁这一重要任务所需的作战能力进行了分析研究。首先,建立了子母弹命中精度圆概率误差(circular error probable, CEP)、跑道瞄准点选择、子母弹落点模拟、跑道封锁概率计算等数学模型,并采用Monte-Carlo法对子母弹的落点分布进行仿真模拟;然后,基于飞机最小起降窗口进行搜索计算,仿真分析了电磁轨道炮射击初速、距离对射击误差的影响以及子母弹命中精度CEP、发射弹丸数量及子母弹抛撒半径等相关战技指标对跑道封锁概率的影响。研究结果对电磁轨道炮弹药总体方案设计及武器系统效能优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5.
为研究垂线偏差对静基座捷联惯导精对准的影响,建立了考虑垂线偏差的捷联惯导误差方程,将重力扰动项分为引起比力测量偏差的部分g■和用于重力模型修正的部分δg~n,提出等效零偏■;基于考虑垂线偏差的静基座下Kalman滤波对准模型推导了姿态的极限对准精度,并给出提高水平姿态对准精度的最优垂线偏差补偿的表达式。仿真结果表明:垂线偏差主要影响惯导系统初始对准的姿态精度,尤其是水平姿态精度;但对捷联惯导系统进行垂线偏差补偿并不一定能提高姿态对准的极限精度,要根据垂线偏差的大小、方向具体分析;当按照最优垂线偏差补偿公式进行补偿时,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水平姿态对准精度。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 相似文献
176.
177.
178.
由于工作原理不同,舰炮使用传统无控弹试射方法不适用于一维弹道修正弹。分析了舰炮使用一维弹道修正弹射击误差构成和试射的必要性,提出了一维弹道修正弹校正射击诸元误差和预测误差试射新方法。首先通过分析对海射击以实际观测弹着水柱与提前点偏差作为发射诸元误差的精度,以及以预测弹着落点与实际观测弹着水柱偏差作为预测误差的精度,提出了求取诸元误差和预测误差的方法,论证了试射发数;然后从距离上和方向上校正诸元误差和预测误差。假设各误差值,通过仿真计算表明,按新方法试射能够显著提高射击精度。 相似文献
179.
180.
针对在捷联惯导系统速度更新的过程中,采用增量解算需要对划桨误差进行补偿。提出一种利用已解算前两个周期的角增量和速度增量的改进三子样算法。首先,对划桨误差的产生机理进行简要分析。根据误差最小原则,推导出一组优化系数,优化算法相较于传统算法在算法误差上有明显减少。通过仿真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在导航误差中,解算精度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