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0篇
  免费   262篇
  国内免费   47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舰炮的射击振动严重影响其射击精度、工作寿命和工作可靠性,本文利用LabVIEW开发了振动检测仪,用来检测舰炮身管的振动,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2.
液晶型化学传感器检测有机磷化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一种检测有机磷化合物的液晶型化学传感器,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讨论,传感器响应的线性范围0.03~1.00g/m^3,线性方程y=0.145X 0.388,相关系数r=0.9962。  相似文献   
173.
从毫米波的特点出发概述了毫米波无源干扰的几种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74.
液晶型化学传感器技术是一种新型化学检测技术,1998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Abbott研究小组在Science上首次报道,2003年,提出液晶传感器概念。从1998年至今,液晶型化学传感器在免疫球蛋白G、氨基酸和DNA序列变异的检测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特别在检测免疫球蛋白G的研究中,取得了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175.
多频段多波束多系统共用跟踪天线——伦伯透镜天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伦伯透镜天线的原理、性能、研制和应用。重点说明它的宽频带、宽角扫描和多波束特性。指出该天线可用于固定或移动节点站,供不同通信系统共用。各通信系统的频段可以不同。由于天线的多个波束可以独立控制,各通信系统可以应用各自的波束同时对几个方向的目标进行跟踪。  相似文献   
176.
177.
网络入侵检测的快速规则匹配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入侵检测系统的基础上,指出现有规则匹配算法的不足.提出一种新的规则匹配算法,该算法主要利用非精确匹配技术,缩小入侵分类的检测范围,达到快速匹配的目的.根据不同的安全性要求设置不同的门限值,该算法可用于预测适合不同门限值的可疑入侵行为.  相似文献   
178.
研究了越肩发射空空导弹大攻角飞行时的两种自动驾驶仪的设计方法.一种是利用双时标的方法将导弹的姿态动力学和运动学系统分别看作快子系统和慢子系统,解决由气动力剧烈变化引起的非线性.另一种采用了变结构控制策略.这两种方法均使用了反作用喷气装置来增强在大攻角情况下的转弯能力和机动能力.数学仿真显示出两种自动驾驶仪的良好性能.  相似文献   
179.
时延估计的方法有经典的广义相关法、自适应法、循环平稳法、高阶累积量法、时频分析法等,重点分析了外辐射源雷达系统中用于时延估计的循环平稳法和相关法,并给出了循环平稳法和相关法用于时延估计的仿真,得出了仿真结果。仿真结果表明,对QPSK信号无法用循环平稳的方法来进行时差的获取,用相关法在极低信噪比条件下检测出目标信号,长时间的信号积累是必需的。  相似文献   
180.
曹琦  安俊峰  陈祥雷  刘彬 《现代防御技术》2011,39(5):125-128,132
针对特定杂波概率模型不能有效的描述SAR图像背景杂波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非参估计的局部滑窗双参CFAR目标检测算法。该方法首先用非参估计方法逼近SAR图像局部背景,完成对局部背景的精确建模;在此基础上,理论推导了局部双参CFAR检测算法的阈值,设计了阈值求解的数值算法。对典型目标图像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检测速度较快、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