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51.
正交空时分组码和准正交空时分组码的编码速率≤1,为使空时分组码能够应用在高速传输的场合,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编码矩阵识别的高速空时分组码设计方法。该方法通过在发送端发送不同的编码矩阵表示不同的附加信息,能够实现大于1编码速率,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高信噪比条件下该方法使编码速率达到了2.5,并具有良好的有效吞吐容量,特别适合无线高速数据传输。  相似文献   
52.
1975年MAZO提出超Nyquist码元速率(FTN)理论,通过理论推导证明,信号在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下,以超过Nyquist码元速率25%以内的速率进行传输,误码性能可以不下降。但MAZO以及至今都没人能完成FTN的接收,因为当信号以超Nyquist码元速率进行传输所引起的码间串扰长度无限长,若要完全消除码间串扰,使用最大似然检测(MLSE)方法,其复杂度无穷大,是不可实现的。基于MMSE均衡和WCE均衡级联的两级均衡已证明在长码间串扰信道下其误码性能接近于MLSE。文章将两级均衡运用于FTN接收,仿真证明在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下,信号以超过Nyquist码元速率25%以内的速率进行传输,误码性能不下降。成功实现FTN的接收,验证了MAZO的理论。  相似文献   
53.
分析了目前嵌入式操作系统调度策略的现状,指出了传统调度方法的不足之处,给出了多策略调度模型,该模型根据进程的属性参数决定采用哪种调度算法。多策略调度模型采用两级调度方案,即在原传统调度方法的基础上增加一级调度。一级调度确定多个调度算法的优先顺序;二级调度确定同一种调度算法中,的进程优先顺序。该模型使进程调度更加灵活和高效,应用范围更广。  相似文献   
54.
提出解决角速率火控系统计算延迟问题的两种方法,为深入研究角速率火控计算进行了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55.
本文在文献[1]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角速率火控系统解相遇的两个问题,并就高低角提前量的计算公式与文献[2]的作者商榷。  相似文献   
56.
57.
针对概率霍夫直线检测算法检测速率不高、检测精度易受其他特征和连续间断线干扰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概率霍夫直线检测算法。改进后的算法将注意力集中在直线可能存在的若干个区间,提升了检测速率与精度,在直线检测全过程监控并剔除连续间断线,提升了算法的抗干扰能力。经过100组铝锭边缘线检测的实验验证,改进后算法相较原算法平均检测速率提升至1.77倍,查准率提升至1.45倍,且改进后算法在其他图片上的检测速率和检测效果相较原算法也有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58.
指出了战术因特网快速联网技术在现代战场通信发展中的重要性;重点介绍并分析了澳大利亚军方技术装备研究机构与其本国防务通信工业集团合作研制的一种基于xDSL技术的便携式3通道系统,即P3系统及早先的P4系统。这两种LAN扩展装置的介入必将大大推动战术因特网快速联网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59.
雷达是现代舰艇的重要电子设备,是舰艇武器的“眼睛”。普通的舰载雷达系统一般由一台雷达执行一种任务,为完成搜索、导航、警戒、制导等工作,舰上一般装载有多部雷达。这些雷达有各自的发射机、接收机,采用机械扫描式反射器天线,目标更新速率慢,电磁干扰严重。  相似文献   
60.
本文从实际应用出发 ,以网络信息技术为着眼点 ,对网络建设多元化、网络逻辑结构以及三网合一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最后给出了具体的网络设计方案 ,对武警部队网络建设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