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基于两种燃料体系下的DF详细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利用敏感性分析的方法,分别提出了相应的简化反应机理.简化过程中发现,仅考虑DF“冷反应”泵浦过程,忽略掉高振动激发态,忽略掉D2和DF分子的离解复合反应对整个系统影响不大.DF分子之间以及DF与D、D2、HF之间的能量转移反应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简化机理在有效概括DF化学反...  相似文献   
22.
23.
24.
为了有效地拦截各种导弹、飞机和无人驾驶飞机等空中目标,各国都在积极开发高能激光武器系统.文章简要介绍了美国TRW公司研制的反导自卫高能激光武器系统.  相似文献   
25.
装备零讯     
《环球军事》2009,(16):64-64
俄可能首次购外国军舰;美加速研制巨型钻地炸弹;印斥资145亿美元打造新护卫舰;瑞士空军发射导弹意外爆炸;美为海军开发机载激光器;  相似文献   
26.
陶瓷激光器在高掺杂、大尺寸和复合结构设计等方面有着特殊的优势,具备实现高能、高光束质量激光器的潜力.研究了上海硅酸盐所提供的新型国产Nd:YAG陶瓷激光材料的激光输出性能,对比了陶瓷激光棒与单晶激光棒的储能特性,通过主动和被动调Q两种方法分别实现了闪灯泵浦陶瓷脉冲激光器,获得了重频1~20Hz可调,单脉冲百毫焦量级的输...  相似文献   
27.
高功率激光器工作时,由于谐振腔反射镜上的光强分布不均匀,会导致镜面温度不均匀,从而造成镜面的角向偏转,致使激光器光轴发生偏转,严重影响输出光束质量,甚至造成不出光。文中主要从实验研究了CO2激光器虚共焦腔凸面镜失调对激光器输出光束质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凸面镜失调角接近于由理论计算而得的失调临界角时,输出光斑约为半个圆环,与理论分析非常符合,当凸面镜失调角达到约为失调临界角的4.5倍时,完全停止振荡。  相似文献   
28.
朱伟 《国防科技》2007,(1):49-51
美国《纽约时报》12月10日报道称,美国陆基导弹防御系统正在阿拉斯加逐渐成型.此间分析人士指出,其实,美国逐渐成型的远不止陆基导弹防御系统.近年来,美国一直在加快导弹防御系统的陆、海、空、天"四维一体"布阵步伐,除在阿拉斯加和加利福尼亚加紧建设陆基反导截击基地外,还加紧研制海军全战区防御(NTW)系统、机载激光器(ABL)和太空动能拦截器(EKV)系统.目前,可以说,美国"四维一体"的导弹防御系统都已逐渐成型.  相似文献   
29.
峨嵋半导体材料厂(所)是我国20世纪60年代内迁三线建设的第一家从事半导体材料科研、试制、生产相结合的大型国有企业。自1965年成立以来至今已具有40多年为军工配套服务的历史,累计完成军工试制项目600余项,目前已形成了高纯材料和半导体硅材料二大系列军工配套产品。多年来,依托军工配套项目的建设,增强了厂(所)的综合实力,提高了产品的核心竞争力,2006年厂(所)销售收入达到1.95亿元,创造了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30.
舰载高能自由电子激光武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0年代末,美国海军成功地进行了舰载中波红外高级化学激光武器(MIRACL)的陆上试验。可是,正当人们等待MIRACL激光武器的舰载试验消息时,美海军却于90年代中期宣布放弃MIRACL的进一步研制和试验计划,而转向高能自由电子激光武器的研究上。美海军此举,引起各国广泛关注,也标志着,其舰载高能激光武器进入一个面向21世纪的全新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