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9篇
  免费   265篇
  国内免费   2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89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建立了基于三角函数级数的群时延模型,并理论证明了仅采用有限阶数的三角函数群时延即可表征任意群时延对信号相关峰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测量信号相关峰,并与不同三角函数群时延组合下的相关峰进行匹配搜索即可估计群时延的三角函数分解级数,从而估计得到相关峰影响等效的群时延特性。仿真中,采用该方法估计得到的群时延特性对滤波器进行修正后,信号相关峰与经过滤波器之前的信号相关峰高度吻合,时延估计偏差在0.1 ns之内。  相似文献   
992.
在建立卫星导航系统星座自主守时时间基准时,必须消除星载原子钟钟差数据中包含的周期性波动,以免将其引入系统时间。针对这一问题,基于国际卫星导航服务组织(International GNSS Service, IGS)提供的北斗系统星载原子钟钟差产品,提出了一种基于频谱分析的星载原子钟周期性波动校正方法。通过比较校正前后钟差数据的频率稳定度性能差异,确认该方法能够消除由环境因素引起的钟差数据周期性波动。北斗系统各类卫星星载原子钟的性能在校正后都得到了提升。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星载原子钟的万秒频率稳定度提升50%左右,中轨道地球卫星星载原子钟的万秒频率稳定度提升23%左右,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星载原子钟的万秒频率稳定度提升15%左右。经过校正,北斗二号和北斗三号系统中的星载原子钟普遍达到了地面站铯钟的频率稳定度性能,为完全基于星载原子钟的星座自主守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3.
卫星功率增强技术是提高区域导航信号抗干扰性能的一种有效措施,在卫星导航全星座中优选出卫星数量少、服务性能优的功率增强子星座,是新一代卫星导航系统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提出基于卫星数最少准则的功率增强子星座优化设计方法,详细介绍设计流程、数学模型及最优解搜索策略;定义了可用性水平、精度水平和覆盖范围等指标评估功率增强子星座性能;以GPS为例,分别针对覆盖点目标和区域目标两种应用背景进行功率增强子星座优化设计及性能评估。分析结果表明:全球范围内任意目标点进行功率增强需要12~17颗卫星;实现对我国沿海地区的连续覆盖需要18颗功率增强卫星;覆盖整个亚太地区则需要全星座24颗卫星都具备功率增强能力,这样才能满足其连续性和精度要求,此时最优功率增强子星座的服务范围可扩充至全球区域。  相似文献   
994.
为更好地评估串联增强型四轨电磁发射器轨道的发射性能和使用寿命,研究了串联增强型四轨电磁发射器主、副轨道内部的电磁场特性以及所受的电磁力.构建了串联增强型四轨电磁发射器轨道的物理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主、副轨道的磁场模型和所受电磁力的计算公式.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仿真比较了串联增强型四轨电磁发射器主、副轨道内部的电流和磁场分布以及所受电磁力的大小.结果表明:串联增强型四轨电磁发射器主轨道比副轨道的电流集中现象更明显,所处的电磁环境更加恶劣且要承受更大的电磁力.  相似文献   
995.
当各国科学家们正在殚精竭虑地设计如何避免“天地大冲撞”的方案时,从英国宇航局传来消息:军事专家已经成功地通过电脑模拟,使用原子弹连续撞击小行星,使其偏离运行轨道,撞向地球上的某个城市,将其夷为平地。这就是所谓的“行星袭城战”。令人瞠目的是行星袭城战的策划者竟假以自然灾祸之名,瞒天过海,成功打击对方,逃避各方指责。  相似文献   
996.
卫星激光防护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两方面探讨轨道卫星激光防护技术.介绍卫星光电探测器激光防护设计原理及新型防护技术.对提高卫星结构材料的抗激光损伤能力提出几种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997.
在人造地球卫星家族中,越来越多地出现微小卫星的身影。人们一般把1吨以下的卫星统称为微小卫星(miniaturesatellite),其中100~1000千克的卫星称为小卫星(minisat),10~100千克的卫星称为微卫星(microsat),1~10千克的卫星称为纳卫星(nanosat),0.1~1千克的卫星称为皮卫星(picosat),小于0.1千克的称为飞卫星(femtosat)。微电子技术的进步、轻型材料的研制以及高功率太阳能电池的出现,都为微小卫星的研制和发展创造了条件。与以往的大卫星相比,微小卫星具有很多优势。如微小卫星重量轻、体积小,再加上批量生产,生产成本低;可以用小型火箭发射,或作为大型火箭的辅助载  相似文献   
998.
航天武器装备是现代高技术武器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中,军用卫星在军事通信、导弹预警、情报截获、目标定位、瞄准、作战评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1世纪,航天武器装备的应用领域将会更加广泛,其作用也将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999.
快讯传真     
《国防科技》2001,(6):78-81
美俄完成冷战时期签署的削减核武器计划;美国亚洲新战略报告出笼;美国防部长提出加强空间军事力量方案;美空军研究未来的弹道导弹技术;美国“民兵-3”导弹已经更换了新的制导系统;“全球鹰”首飞太平洋;俄罗斯开始批量生产反鱼雷导弹系统;俄罗斯海军“猎豹”核潜艇将于6月试航;俄罗斯太空轨道不再拥有侦察卫星;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