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1篇
  免费   176篇
  国内免费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89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中国军转民》2008,(6):7-7
“中星九号”广播电视直播卫星6月9日20时15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卫星将于北京奥运会前投入使用,届时数千万家庭将能直接收看奥运会盛况。  相似文献   
952.
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外有源隐身技术发展现状,重点介绍了有源隐身技术的特点、实现有源隐身的主要途径、有源隐身技术的类型和对应的原理。通过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提出了我国进一步开展有源隐身技术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953.
月球探测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工程领导小组的总体协调指挥下,“嫦娥二号”任务凝聚了一支精兵强将的队伍,依靠他们之间的团结协作、相互配合,全力确保圆满完成飞天使命。具体说.“嫦娥二号”任务由工程总体和五大系统组成。  相似文献   
954.
热红外降温-相变复合隐身涂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伪装技术和红外探测技术的迅速发展,双波段热像仪能够很容易地识别出传统热隐身涂层下的目标.为了更好地实现隐身,从红外融合思想出发,提出了热红外相变-降温复合隐身涂层,并对涂层的作用原理及可行性进行了论述.复合涂层的面层(降温涂层)强调对背景辐射的吸收越少越好;底层(相变涂层)则强调目标的表观温度与背景温度相对一致.实验结果表明,该复合隐身涂层同时具备调节发射率和温度的功能,不仅能对付双波段热像仪的侦察,而且适用于单调背景或复杂背景下的伪装.  相似文献   
955.
基于约束条件的海上机动目标位置长期预测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上目标运动模型已经有很多,但是对海上机动目标位置的长期预测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灰色系统理论是解决时间序列问题的有效工具,将其与海上机动目标的运动特点相结合,可以较准确地预测海上机动目标在未来较长时期内的位置分布,为引导卫星搜索海上机动目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56.
基于低轨道卫星通信技术,针对高空长航时无人机系统,建立以卫星中继的通信数据链模型.从传统数据链入手,分析其存在的弊端和使用的局限性,并融合现代通信技术,在引用新型编码技术的基础上,给出了新的无人机通信数据链路方案.该设计方案以无人机作战使用实际为基础,极大地提高信息传输能力和信息安全性.  相似文献   
957.
军用卫星的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给出了军用卫星未来的发展趋势 ,包括成像侦察卫星、预警卫星系统、通信卫星系统和导航卫星系统的发展趋势 ,指出了小卫星应用的发展方式 ,归纳了卫星组网的设计方法和应用现状 ,最后分析了小卫星编队飞行的应用特点。  相似文献   
958.
959.
吴勤 《现代军事》2008,(5):47-52
未来信息化战争,导弹是致命的威胁,卫星是致命弱点。一国要想赢得战场主动,既需要具备防御对方导弹的能力,又需要干扰乃至摧毁敌方卫星的能力。  相似文献   
960.
周义 《国防科技》2002,(5):39-43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军用卫星已经成为现代高技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承担侦察、预警、指挥、通信、导航、定位和气象观测等任务,因此也必将成为反卫星武器打击的首选目标。随着美、俄两个军事强国积极备战太空战,人们似乎已经看到了来自太空的硝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