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顾此 《环球军事》2012,(12):32-33
根据国际海事局海盗报告中心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23日,全球已经发生121次海盗袭击事件和13起海盗劫持事件,被劫船只12艘,共173名人质被关押在索马里海盗的手中。而且从掌握的情况来看,海盗已不仅局限在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活动,其活动范围已蔓延至包括尼日利亚、印度尼西亚和南美洲海岸在内的诸多地区。  相似文献   
12.
11月24日,亚洲核合作论坛(FNCA)第十三届部长级会议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召开。国防科工局局长、国家原子能机构主任陈求发率代表团出席会议并代表中国政府在会上发言。陈求发在发言中介绍了中国核能的发展现状、未来规划以及发展政策,并就加强地区间核能合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他提出,中国在确保核安全的前提下,合理把握节奏,稳步有序推进核电建设,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不断夯实核能发展基础的政策得到与会各国的积极响应,中方秉持“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与各成员国分享核能发展及核技术应用经验的做法得到其他成员国的高度赞赏。  相似文献   
13.
《兵团建设》2005,(11):44-44
1日,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发生连环爆炸袭击事件,造成至少25人死亡,127人受伤。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盟各国经济持续增长,军事实力不断壮大,逐渐成为亚太地区一支引人注目的力量。在成员众多的东盟海军中,印度尼西亚、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惹人注目。 一、东盟海军现状 越南 越南一直是亚洲地区的海上强国。在抗法战争结束后,越南开始建立海军,至今有40多年。目前,其总兵力大约有4.2万人,拥有8艘护卫舰、2艘轻型护卫舰、36艘快速攻击艇以及8艘大型巡逻  相似文献   
15.
“9·11”事件后,恐怖主义一夜之间成了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和人们谈论的热门话题,新闻媒体也纷纷把涉嫌恐怖活动的爆炸、绑架等事件放在显要位置大加渲染。2002年,东南亚国家成了世界关注的热点地区之一,因为这里爆炸、恐怖袭击事件不断,给东南亚国家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极大地破坏了东南亚国家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各国在  相似文献   
16.
事件     
《环球军事》2011,(8):4-4
中国与印尼举行防务安全磋商 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马晓天与印度尼西亚国防部长普尔诺莫.尤斯吉安托罗明22日在雅加达共同主持了第4届中印尼国防部防务安全磋商,双方就地区安全形势、两国防务领域合作以及其他共同关心的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  相似文献   
17.
白雪  陆虎 《环球军事》2011,(14):54-55
在东南亚,新加坡的国土面积最小,但装备开发能力却是最强,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的纯外购军队相比,新加坡开发出了多种在国际军火市场上有很强竞争力的产品。从单兵步枪到大口径火炮,新加坡都有的产品。  相似文献   
18.
黎文珠 《环球军事》2011,(19):44-45
2011年8月13日,澳大利亚宣布已购买英国海军“拉格斯湾”号登陆舰。为什么澳大利亚海军这么急迫的采购一条大型登陆舰呢?原来印度尼西亚的四艘望加锡级两栖船坞登陆舰已于今年3月全部建成服役。印尼海军的两栖作战舰能力大幅提高,迫使澳海军不得不紧急购置新舰以填补老舰退役造成的空白。  相似文献   
19.
当多年以后,我们回顾今天围绕马航MH370航班失联所展开的搜救时,它也许是和平时期聚集海军国家最多的一次行动。3月8日凌晨,MH370航班从应答雷达上消失。据悉,机上共搭乘239人,包括150多名中国乘客,其余乘客分别来自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法国、美国、新西兰、乌克兰、加拿大、俄罗斯、荷兰等国。随后,多个国家相继作出反应,由此一场大救援正不分昼夜地在相关海域展开。  相似文献   
20.
《环球军事》2013,(3):43-45
曾几何时,被视为“不负责任”与“不成熟”的安倍不仪:莺新活跃于日本政治舞台,而且还以“救世主”姿态重登首相宝座。1月18日,安倍在首次出访的东南亚之行最后一站~印度尼西亚,宣布了自己所谓的“外交新战略——日本东南亚外交新五项原则”,这即是日本媒体所吹捧的“安倍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