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0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1 毫秒
41.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原子弹爆炸成功离不开在当时被称为"宝中宝"的高浓铀产品,生产这一产品的是当年的核工业五○四厂,现在的中核集团五○四厂。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谱写企业辉煌篇章新中国成立初期,百业待举,百废待兴。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毅然把发展我国原子能工业提上重要日程。1955年1月15日,毛泽东主持召开专门研究发展我国原子能事业的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做出了在我国建立核工业、研制核武器的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42.
《国防科技工业》2014,(10):22-23
1964年10月16日,西北大漠一声巨晌,腾空而起的蘑菇云震惊了世界。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有力地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充分显示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力,极大地振奋了中华民族精神,对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奠定我国大国地位影响极为深远。在这个重要的时间点上,纪念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50周年,就是要坚定不移地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有效增强我国战略威慑和核反击能力.坚决维护好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铸就坚强的国防基石。  相似文献   
43.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成功及我国核事业的健康发展,是在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领导和决策下实现的。在毛泽东诞辰1 20周年之际,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撰的《毛泽东年谱》(1949—1976),于2013年12月在全国发行,全书近300万字,是一部编年体著作。我在阅读这部著作时,对干涉及核事业的内容作了笔记,这些内容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那一段不平凡的历史。  相似文献   
44.
1964年10月16日,西北大漠一声巨响,腾空而起的蘑菇云震惊了世界。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有力地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充分显示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力,极大地振奋了中华民族精神,对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奠定我国大国地位影响极为深远。随后,我国的第一颗氢弹、第一艘核潜艇、第一座核电站相继问世。  相似文献   
45.
今年1 0月1 6日,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的第40周年纪念日。回忆起参加首次核试验的那段经历,令我终身难忘。 1 963年1 2月,我在北国冰城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物理系马祖光老师身边苦读5年之后,刚一毕业就被当时的国防科委某研究所选中,于1 964年2月踏入了这个研究所。当时年仅22岁的我穿上了崭新的绿军装,来到了戒备森严的神秘军营。  相似文献   
46.
介绍了在识别中子弹爆炸与小型原子弹爆炸的过程中,对弹型识别判据3——“基于早期核辐射中γ辐射周围吸收剂量D^ (10)时间谱特征的弹型识别方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47.
郭彩虹 《环球军事》2011,(18):52-53
广岛原子弹轰炸,原本是一次“教科书”式完美行动,然而轰炸长崎一开始就状况不断。从严格意义上讲,后者是一次失败行动。  相似文献   
48.
睿智的目光、谦和的微笑、瘦削的脸颊,王方定院士给人的第一印象只是一位普普通通的老人。虽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蘑菇云早已消散,但是时光的流逝却无法冲淡人们对这位德高望重科学家的敬佩。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的敬业和奉献精神、克己奉公的品质、大公无私与虚怀若谷的胸襟,都已深深印在每一个熟识他的人的心中,并时时感染和激励新一代核工业人努力探索、追求奋进。  相似文献   
49.
《国防》2005,(5):71-72
我国 著 名 科学 家 钱 学森 曾 说道:“隐身技术的出现,与当年的原子弹具有类似的意义。”的确如此,隐身技术是战术思想的革命,像当年迷彩服的出现一样,是战争和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由于它针对的是现代电子传感器,人们也称之为信息化战争时代的“电子迷彩服”。所谓隐身技术,是指降低飞机、导弹、舰艇、坦克等目标的可探测特征,使敌方探测设备难以发现的综合性技术。采用该技术,可避免被探测和跟踪从而避免被摧毁,成为作战平台提高防护力、加强作战突然性的主要技术途径。隐身技术包括雷达隐身技术、红外隐身技术、可见光隐身技术和声波隐…  相似文献   
50.
赤子·巨星     
2001年,中国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国际编号为3763号小行星,被相关国际权威组织命名"钱学森星"。承载着这样一个光芒四射的名字遨游于太空,千秋万代为世人瞻仰,这颗小行星真够幸运!钱学森1911年出生在上海,祖籍浙江杭州。1934年毕业于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留学美国,一年时间完成硕士学业,28岁就获得航空、数学博士学位。他师从科学巨匠冯·卡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