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5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针对"R站不确定是否会给双基地雷达对抗带来优势"这一问题,提出了关于R站不确定对双基地对抗效果影响的定量分析方法。该方法首先构建R站配置位置与双基地对抗效果间的映射关系;然后,利用统计试验的方法,给出R站配置位置服从特定概率分布条件下的干扰效果值,并将其作为输出的待分析数据;最后,对输出数据进行处理,定量评估R站不确定在双基地对抗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22.
蛙人探测声纳是探测水面及水中蛙人等小目标的重要设备,近年来在理论与技术上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文章从蛙人探测理论与技术、蛙人声纳硬件、软件和综合防御系统集成等方面对当前蛙人探测声纳系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阐述;指出除了信号处理外,在组网使用、战术部署、多类型传感器集成和水下工程等领域是蛙人探测声纳研究的薄弱环节,需要更多的研究实践。随着技术不断成熟,蛙人探测声纳在今后军用和民用领域都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3.
为了提高潜艇规避声纳浮标搜索的能力,提出了航空兵以压制方式干扰声纳浮标与载机之间通信的思路与需求,基于有效压制区分析结论研究了干扰兵力的配置问题,建立了干扰效能评估模型,得到了干扰机与反潜飞机、声纳浮标应当保持的位置关系等增强干扰效果的结论。所得结论表明,为增强干扰效果,干扰机应与反潜飞机、声纳浮标保持在一条直线上,并与反潜飞机保持同步运动状态;在同一干通比下,干扰机与声纳浮标间的距离越小越好;在同一距离下,干通比越大越好。该结论可为航空兵以压制干扰方式支援潜艇摆脱反潜航空兵声纳浮标搜索与跟踪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4.
猎雷具的前视声纳在发现锚雷时,无法解算其位置坐标,从而使猎雷具无法准确、安全地消灭锚雷,影响了猎雷具的作战效能,因此利用目标在声纳波束中的临界状态,结合单位波束的方向性特点,提出了对水中悬浮目标进行定位的方法,并根据实际作战环境,对计算结果进行了修正,完善了解算模型。  相似文献   
25.
针对编队远程水下警戒中拖曳线列阵声纳抗编队中友邻舰辐射噪声干扰问题,基于拖曳线列阵声纳的检测性能,由友邻干扰时空频特征,给出了产生干扰盲区与左右舷镜像源的原因。分析了两种抗友邻干扰"软补盲"方法的优缺点,并通过计算机仿真双舰编队在平行搜索且只有一条拖曳线列阵工作模式下,得到了未使用抗干扰和采用"软补盲"抗干扰方法后对于被动拖曳线列阵声纳检测性能产生的不同影响,并根据影响结果给出了平行搜索方式下使用"软补盲"抗干扰方法后的队形配置建议与作战指挥原则。  相似文献   
26.
在双基地ISAR成像模型的基础上,通过解线频调处理得出双基ISAR回波信号的差频域表示,针对参考信号跟踪存在误差而影响成像质量的问题,采用距离对准消除跟踪误差的影响;而后采用单特显点法补偿由于距离对准而产生的初相误差,最终给出了整个双基ISAR成像算法流程,最后通过对点目标模型的仿真,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7.
一、灵活方式方法,筑牢思想"基础墙"创新安全教育,突出一个"小"字。安全教育不能总是讲大道理、搞大课堂,而应多普及"小知识"、多开"小灶",要见缝插针把"小课堂"开在日常生活中,开在饭后两三百米的操场散步、休息时三两个人的聊天中。要善于观察细节问题,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遇到小问题你我齐讨论"等活动,抓住训练间隙、出操点名等时机  相似文献   
28.
叙述了双(多)基地雷达的历史发展情况,对该雷达在现代防御体系中的优势和作用做了分析与探讨,阐述了典型的双(多)基地雷达系统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9.
本文介绍了美国劳伦斯研究所在同坐达试验场对宽视探地脉冲雷达试验的情况并给了结果。  相似文献   
30.
武装直升机第一次出现在战场卜是在1954年的阿尔及利亚战争时期,随着机载武器系统的小断更新发展,武装直升机的作战性能得到了大幅度地提高,创造发展了新的战术。纵观武装直升机的发展历程,某种程度上就是机载武器系统与攻击战术相互促进的过程:一方面武装直升机的出现与发展催生了新的陆战战术,推动陆战战场走向立体化;另一方面新的作战需求刺激了武装直升机机载武器装备的发展,使其作战性能不断提高,在此基础上又产生新的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