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01.
针对平面拦截问题,将目标机动作为一类有界干扰,利用变结构控制理论推导出对目标高速机动具有强鲁棒性的制导律.在非线性运动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变结构制导律,该制导律不需要得到目标精确的加速度和速度方位信息,因而更便于工程实现.仿真结果表明,该制导律对目标的机动具有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302.
目前,离布什第二任期结束还有半年多的时间,如火如荼的新总统大选已提早展开,而且以空前激烈的态势夺人眼球,美国政治已不可阻挡地步入了“后布什时代”,在这一过渡时期,美国安全战略将呈现什么样的状态,未来又要发生怎样的变化?本文认为,在“后布什时代”,  相似文献   
303.
研究了纳米SiOx-蓖麻油乳胶体系的电流变效应,这种乳胶具有很好的抗沉淀稳定性,其比粘度与浓度成正比(与Einstein公式一致),而且具有明显的电流变效应,其比粘度在外加电场强度大于4500V/mm时趋于极大值.  相似文献   
304.
针对基于多传感器组网进行机动目标跟踪的传感器管理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Rényi信息增量的机动目标协同跟踪算法。首先结合"当前"统计模型和交互式多模型不敏卡尔曼滤波算法设计了一种变结构多模型算法,来进行机动目标的状态估计;然后以Rényi信息增量为评价准则,选择使Rényi信息增量最大的单个传感器进行目标跟踪;最后利用得到的最优加速度估计进行网格划分,更新变结构多模型中的模型集合。在一般机动及强机动场景下进行了算法性能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合理地选择传感器,提高了对机动目标的跟踪精度。  相似文献   
305.
为了解决拦截器导引头采用侧窗制导的问题,给出了拦截器的轨道拦截运动方程.针对需要保持侧窗视线角稳定的要求,根据以视线角和视线角速度为变量的状态方程,采用了自适应滑模变结构控制的制导律,并根据拦截器轨控发动机和拦截器运动学的数学模型进行了仿真,得到了较好的拦截效果,验证了制导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06.
307.
本文提出了一种称为模型群切换算法(MGS)的通用的变结构多模型(VSMM)估计器.它假设整个模型集合可以用一定数目的模型群来覆盖,每个模型群代表相互间紧密联系的一族系统行为方式或结构,在任何给定时刻,由一个硬决策来决定具体运行的模型群。它是第一种可普遍应用于一大类具有混合(连续或离散)不确定性问题的VSMM估计器。同时,它很容易实现。通过一个简单的失效检测和识别的例子显示当具有与固定结构的交互多模型(FSIMM)估计器相同的性能时,MGS算法可以从本质上减少计算量。  相似文献   
308.
对多模型算法的发展过程进行了回顾和评述,分析了固定结构多模型算法的局限性,介绍了变结构多模型算法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309.
一种攻击机动目标的变结构导引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无人机在快速接敌的过程中,传统比例导引法系数的最优解与目标和载机的距离有关,而且一旦目标机动或增加了干扰,跟踪效果都会变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变结构的跟踪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未知目标距离的情况下能够快速接敌,且能减小无人机所需过载,提高制导精度和跟踪鲁棒性,限制了视线角速度.  相似文献   
310.
基于动态逆和变结构控制理论设计了BTT无人机控制系统,首先应用时间尺度理论将控制系统分为快变量和慢变量两个子系统.在快变量子系统中以[p,q,r]为子系统输出、以计算力矩[l,m,n]为控制输入,再根据子系统输入解算出舵面偏转角,在控制律的设计中,应用动态逆理论进行输入输出线性化,再以计算力矩偏差为子系统摄动设计变结构控制律.在慢变量子系统中以[α,β,μ]为子系统输出、以[p,q,r]为控制输入,在控制律设计中,应用动态逆理论进行输入输出线性化,再以计算气动力偏差为子系统摄动设计变结构控制律.整个系统的设计中需要确定气动导数的上下界,控制律设计简单,易于工程实现.最后仿真分析得出,这种方法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