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8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桑林峰  李涵 《政工学刊》2009,(11):69-69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书籍是一泓浸润人心的清泉,唯有潺潺不绝方能给人以精神的动力与养料,使人心胸豁达、目光高远,成为一个丰富的人。因此,多读书、常读书、读好书,就是滋养自己。  相似文献   
42.
推进后勤保障社会化,政治政策性强、业务涉及地方,且内容繁杂,在推行中必须对相关问题予以关注和解决。  相似文献   
43.
抗逆力的提升对应对学业、人际、情感等逆境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通过对S大学333名一年级新生进行抗逆力调查,发现:多数新生抗逆力水平呈中等偏上;抗逆力水平受到民族、专业、专业意愿、生源地、家庭类型、身份类型影响.针对抗逆力现状,运用优势视角理论,提出相关建议,以期提升大一新生抗逆力,促进其更好地融人大学生活.  相似文献   
44.
近日,笔者无意间听到某船官兵抱怨,机关某干事利用休息时间,组织基层官兵填写调查问卷。调查问卷本是听基层心声,改善做法,筹划工作开展,有利基层的好事,却为何引得基层官兵抱怨呢?联系工作实际,笔者认为,机关干部在筹划工作、协调基层时,不妨多想一点、想深一层。机关干部,作为上级和基层之间的"纽带",不仅要做好"谋士""助手",而且要当好"老师""教练",不断给力于基层,让基层充满动力,焕发  相似文献   
45.
战斗力标准需要讨论,更需要落实。作为战斗力核心要素的人,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在大讨论大辨析扫除我们思想上的沉疴之后,必须以敏于好学、善于创新、勇于担当的实际行动,积极投身强军兴军伟大实践,在提升学习力、思维力、统筹力、创新力和执行力上狠下功夫,以此促进战斗力标准落到实处。锤炼持之以恒的学习力,  相似文献   
46.
信息化条件下联合战役特种作战,是为达成联合战役企图,以诸军兵种特种作战力量为主,在陆、海、空、二炮作战力量的支援配合下,于敌纵深和后方实施的非正规或正规作战行动。其目的是配合主力部队作战,推进和加速联合战役进程。这其中,联合战役特种作战后勤保障影响着战役进程甚至结局。对此,搞好信息化条件下联合战役特种作战后勤保障应做到“四要”。  相似文献   
47.
军队后勘组织形态现代化是军队后勤按照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实现后勤现代化程度的过程。研究军队后勤组织形态,是认识军队后勤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后勤改革的基本理论问题。科学认识军队后勤组织形态现代化,目的是使后勤结构与功能深度耦合,最大程度地生成和释放保障力。军队后勤组织形态现代化,从状态结果看,包括科学的权力运行、科学的组织模式、科学的制度安排、科学的功能实现;从动态过程看,体现了渐进性、历史性和体系性。  相似文献   
48.
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体系源于军队后勤自主保障系统,其概念模型是军队后勤保障人员和体系设计人员之间沟通的桥梁,是体系需求分析和结构设计的科学依据,是顶层设计的理论基础。首次采用体系工程的方法研究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问题,建立了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体系的概念模型。科学定义了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体系,深入分析了其区别于军队后勤自主保障系统的特性,以及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体系的环境、使命、实体、结构、过程等基本元素。  相似文献   
49.
武装力量利用社会经济资源增强保障力,是世界发达国家军队的普遍做法。我军预备役部队利用社会经济资源转化为后勤保障力,是由部队编成结构决定的,符合国防动员法律制度规定。但在转化过程中,应注意明确划定范围,采取灵活方式,搞好资源转化利用计划,严格规范运行秩序。  相似文献   
50.
由于空中进攻战役具有战略决战性质和高技术作战特征,因此,在空中进攻战役后勤保障中,必须树立全面观念、主角观念、科技是第一保障力观念和整体防护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