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113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147篇
  2008年   172篇
  2007年   244篇
  2006年   194篇
  2005年   187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372篇
  2001年   351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评价军队后勤可持续发展能力与水平,应从定量与定性两方面进行。定量评价主要包括保障能力、总体规模、保障方式、管理水平、信息化程度、装备与设施和军民融合度等方面;定性评价主要应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法规制度等方面进行。在进行评价时,应注意处理好当前建设与长远发展的关系、保障实力与保障潜力的关系、后勤保障与社会化保障的关系。  相似文献   
62.
胡主席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提高军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预备役部队是我军序列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我军现役部队担负着相同的职能任务,在当前国家安全形势不断发展变化,特别是非战争安全威  相似文献   
63.
建设海上基地及后勤已成为美国防部支持的一项重大行动。美军采取的主要措施是战略先行、联合攻关,协同发展、军政并举,勇于创新、军民融合。参照美军发展海上基地后勤的经验,结合我海军后勤保障的现状,未来我军构建海上保障能力应高度重视战略规划,科学处理相关关系,突出发展运输补给舰船,坚持不懈地走军民融合道路。  相似文献   
64.
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后勤保障能力生成,是各种要素共同影响的结果。探讨体系作战后勤保障能力生成的基本过程,需要把握后勤保障能力生成的作用机理,把握后勤保障能力生成的主要环节。  相似文献   
65.
南京军区某炮兵团在开展"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引领我成长"主题实践活动中,始终着眼部队实际和青年官兵特点,坚持理论引领、使命引领、文化引领、典型引领、实践引领,推动主题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形成全员参与、个个争先、自觉践行的生动局面,促进了官兵人人成长进步,有力推动了团队全面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66.
苏建华 《国防》2007,(2):62-63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经济主体利益多元化和资源配置市场化,使得财政动员的内外部制约因素增多,财政动员风险系数增大.如何加强财政风险管理,尤其是在动员准备阶段准确预测和规避潜在风险,实现财政运行风险最小化,已成为财政动员风险防范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7.
连辑 《国防》2007,(3):57-59
在接见第五次全国人防会议代表时,胡锦涛主席强调,要把人防建设纳入国防动员建设的总体部署,把人防建设与城市建设结合起来进行,增强城市防空作战能力.认真贯彻落实胡主席的重要指示,有效整合防空作战资源,对于推进城市防空作战准备,提高城市防空作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8.
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大项工作要抓好,有些细节工作同样不可忽视。前不久,笔者在几个人武部采访时,发现有些“细节”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69.
王国生 《国防》2007,(6):4-7
胡锦涛主席指出:"科学发展观揭示的是发展的普遍规律,对全国都有重要指导意义,各地区各部门都要认真贯彻落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仅是新形势下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也是推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0.
伴随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科研试验事业的发展,总装后勤经历了不同时期的历史发展阶段.在半个世纪的奋斗历程中,总装部队在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和胡锦涛主席的亲切关怀下,在军内外各方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飞行等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扬了国威,壮了军威,增强了中国的国防实力,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