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321.
322.
美军数字化后勤建设启动最早,发展最快,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了解、研究美军数字化后勤建设的主要做法,吸取、借鉴其成功经验,对我军数字化后勤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23.
今年1月以来,四川省19个市(州)、107个县(市区)先后遭受了50年不遇的雨雪冰冻灾害。四川省军区坚决贯彻党中央、中央军委和胡主席的决策指示,视灾情为命令,把灾区当战场,迅速组织预备役人员和民兵投入到第一线.出色地完成了抗雪救灾任务。此次抗灾救灾不仅检验和锤炼了预备役人员和民兵的战斗力,而且为今后做好抗灾救灾中预备役人员和民兵政治工作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324.
美国拥有较为完善的应急应战一体化管理体系。这套体系通过建立高效的组织机构、协调的联动机制、衔接配套的规划计划和制度体系,实现了应急应战协调运作,从而提高了国家整体危机应对能力。借鉴美国的经验,我国政府在危机管理过程中,应树立“大安全观”,将应急与应战加以综合考虑。要着眼平战结合,加强应急应战一体化组织机构建设;注重军民融合式发展,搭建应急应战一体化资源共享平台;围绕应对多种安全威胁,构建应急应战一体化计划、预案体系;着眼依法治国,建立健全应急应战一体化法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325.
重大灾害对国家或地区造成的破坏,有时不亚于一场局部战争造成的影响.建立高效防灾救灾应急机制,是国家机器必须具备的功能.国外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依法防灾救灾有不少经验和教训,可带给我们有益启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相似文献   
326.
今年上半年,抗击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和汶川大地震抢险救灾,都是典型的非战争行动,也是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成功范例。回顾今年的蕾大行动,各级地方军事机关服从大局、统筹大局、在大局下行动,使行动的成效得到大幅提升。这使我们清晰看到,非战争行动在国内,应从战略高度统筹军地大局,有效整合军地资源,充分发挥军地之间的优势,形成大协同、大合作的机制.才能有效提升行动的能力。启示一:重大非战争行动一般在最高统帅部的决策部署下  相似文献   
327.
328.
国共合作时期黄埔军校的教育实践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共合作时期创建的黄埔军校,其教育实践凝结着国共两党在建军历程中办校治学育人的宝贵经验,体现了对军事教育及军队建设本质规律的深刻认识及准确把握。本文着重分析了国共合作时期黄埔军校教育的创新实践及黄埔军校教育的基本规律,探讨了黄埔军校教育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329.
李星 《军事历史》2003,(1):40-43
中共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在视察新疆时明确指出:“新疆是我国西北一个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省区,保持这一地区社会政治的稳定是一件关系全局的大事。”江泽民的重要指示,深刻揭示了新疆在国家整体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指明了维护新疆安全稳定对于做好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历史是现实之源,现实是历史的延续。新疆的分裂颠覆活动,都能追溯到它的历史根源。近代新疆的分裂活动,主要是从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导致中国近代边疆的危机开始的,并且从未停止过。从清朝统一新疆至今240多年中,围绕着分裂与反分裂的斗争依然…  相似文献   
330.
李振波  曹永魁 《国防科技》2009,(3):45-48,70
为满足网络中心战的保障需求,美军在总结伊拉克战争经验教训之后,提出了感知与反应后勤的理念。文章通过对感知与反应后勤本质的剖析,揭示了几点启示,指出了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