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篇
  免费   0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61.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加强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规划、体制机制建设、法规建设。  相似文献   
62.
一季度,六师、五家渠市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实现生产总值30.01亿元,同比增长27.3%。其中一产增加值1.8亿元,增长8.0%;二产增加值18.7亿元,增长33.2%;三产增加值9.51亿元,增长21.1%。工业增加值占一季度生产总值比重58.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68.8%,拉动一季度经济增速18.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63.
正宁  刘华安  刘其能 《国防》2013,(6):52-53
2013年春,人感染H7N9禽流感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滥觞,后在多省市出现。此疫情虽与2003年早春加剧蔓延的“非典”略有不同,但都属于重大疫情。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相关机构和国民经济动员部门迅速反应,卫生防疫系统重点动员、科学施策、初战告捷,赢得国内外舆论和WHO即世界卫生组织的肯定。现代条件下如何应对重大疫情,是卫生防疫动员必须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64.
文章探讨了构建国民经济动员虚拟团队模式的可能性与必要性,研究了国民经济动员虚拟团队与普通企业虚拟团队的不同之处和与传统动员团队的差别与优势,提出了构建国民经济动员团队的步骤、需注意的问题及发展远景。  相似文献   
65.
国家安全与国民经济动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安全是包括军事安全、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技术安全等在内的综合安全。国家安全的供给来自于军事实力以及社会为军事力量提供所需资源而形成的国防能力,来自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而国民经济动员活动是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中国家安全供给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66.
库桂生 《国防》2006,(3):1-4
科学发展观,既是我国新世纪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的指导思想,也是国民经济动员建设的指导思想。2006年是未来20年长远发展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十一五”国民经济动员建设的起始之年。在国民经济动员建设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未来国防动员建设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国民经济动员建设,最重要的是理清科学建设的思路、形成科学建设的模式、采取科学建设的举措。一、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开拓新时期新阶段国民经济动员建设的新思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从基本建设的角度看,…  相似文献   
67.
周永鑫 《国防》2006,(11):55-55
大中型港口是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群众生活的重要支撑,是战时物资、油料和能源供应的中转站。大中型港口战时将成为敌战略、战役轰炸的重点。为此,加大对港口综合防护研究,最大限度地减少空袭损失,已成为城市防空作战的重要内容之一。面对高技术条件下强敌空袭的挑战,必须立足现有兵器装备,坚持和发展人民战争这个重要法宝,积极抗击与灵活反击相结合,挖掘作战潜能,发挥人的积极因素,探索以低制高的战法,达成以劣胜优的作战目的。组织前出“侦”,提高空情预警能力。一要建立民兵雷达侦察网。组织民兵、预备役雷达侦测分队前出,在重点方向上建…  相似文献   
68.
王贵勤 《国防》2002,(1):45-47
“十五”期间,国家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规划出了新世纪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宏伟蓝图。在新的国际国内形势,特别是我国面临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完整斗争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国民经济动员建设一定要抓住机遇,与时俱进,紧紧跟上经济发展的形势,跟上军事斗争准备的步伐,抓紧各项经济动员准备工作的落实。  相似文献   
69.
70.
国民经济动员要实现融合式发展,必须在基础建设、物资储备、科技研发、人才训用、产品生产、信息化建设、经费投入上进行全要素、全方位融合。要将动员规划纳入国家经济发展体系一体筹划,将动员储备纳入国家储备体系一体管理,将动员保障纳入国家后勤体系一体保障;要采取有效措施,在融合意识、体制、手段、法规上有所突破,为国民经济动员融合式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和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