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231.
3月25日上午,四川某预备役高炮师组织83名党员干部来到都江堰,让大家目睹灾区巨变,感受党的伟大。9时许,官兵们来到虹口乡地震纪念馆“三基地一窗口”前,观摩地震遗址和重建新貌。  相似文献   
232.
4月20日8时02分,四川芦山发生7.0级地震。突如其来的强烈地震,瞬间让川西芦山这片美丽静谧的土地陷入悲恸中。  相似文献   
233.
4月21日上午,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吴城镇民兵王琦,通过银行汇款向地震灾区捐献1万元。在得知四川芦山地震后,家境并不富裕的他从婚礼筹备费中拿出1万元,以“特殊党费”形式,汇至山西省委组织部专用账户。  相似文献   
234.
发展是核心,安全是前提,应急是保障。核安全与核事故应急,一直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从汶川地震、日本福岛核事故到朝核试验,公众对核应急从陌生到了解。我国的核应急响应能力,也在考验面前,用实际行动向世界宣告:中国的核应急有能力让百姓安心。一切为了人民,这,是最好的注解。7月3日,在全国核应急宣传周的第一天,记者采访了国防科工局核应急安全司司长、国家核事故应急办公室副主任姚斌。记者面前的姚斌从容、淡定,"我们有准备、有保障、有能力,我们值得信赖!"他的话充满了信心和力量。记者:我国核应急的能力体系由哪些方面构成?姚斌:所谓核应急能力,是指组织实施核应急  相似文献   
235.
近日,《国家核应急预案》修订版发布。《预案》发布的背景是什么?主要内容是什么?与05版《国家核应急预案》有什么不同之处?带着这几个问题,记者采访了全程参与主持修订工作的国防科工局核应急安全司副司长、国家核事故应急办公室副主任许平。记者:一提到核事故应急,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出了事故以后的事,那是否代表已经不安全了?核应急起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作用?许平:概括起来说,核应急工作包括平时的应急准备与事故情景的详细情况两个方面的内容。以  相似文献   
236.
摘要:针对现有的测试响应压缩方法在未知位处理能力、混淆能力、诊断能力和压缩能力方面只侧重于单一能力的问题,首次将LDPC编码技术应用于测试响应压缩中,提出一种基于规则LDPC码校验矩阵的测试响应压缩方法.通过对上述4种能力进行仿真分析得出,该方法与现有测试响应压缩方法相比整体性能有明显的提升.  相似文献   
237.
《兵团建设》2013,(8):3
4月13日,玉树职业技术学校全体师生在新建成的校园内举行悼念祈福活动,纪念玉树"4·14"地震三周年。活动开始前,全校师生举行了升旗仪式。  相似文献   
238.
兵团人用真挚的情怀传递着共渡难关的信心,用炙热的大爱为灾区人民祈福。兵团与芦山远隔千山万水,但兵团人与芦山人民——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芦山地震,举国关心,举世瞩目。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和各地的救援大军从  相似文献   
239.
看点     
《兵团建设》2013,(15):2
极端高温7月以来,我国江南、江淮、江汉及重庆等地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持续时间长、覆盖范围广、强度大、影响重,部分地区高温持续的时间和强度都突破了历史纪录。7月30日,中国气象局宣布启动重大气象灾害(高温)最高级别应急响应。造成这些地区"高烧不退"的原因,专家表示,主要是  相似文献   
240.
虚拟拆装技术是虚拟现实技术在机械制造与维修领域的重要应用,它以虚拟环境的建立为前提条件,用一定的逻辑思想流程实现人机交互功能。对虚拟拆装训练系统逻辑思想进行了阐述,对拆装系统开发方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重点研究了实现虚拟拆装过程中的逻辑判断规则,针对系统开发过程中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创建了具体的操作-响应模型:父体操作-响应模型和子体操作-响应模型,并对这两种模型的运算方式进行了具体分析与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