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2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0 毫秒
21.
本文评述了近年来介质谐振器微波电路的若干应用及进展,供有兴趣的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22.
本文在文献的基础上,结合颗粒介质的边值问题,采用变分方程导得爆炸波通过颗粒介质传播规律的动力方程,运用核爆压力模拟器模拟爆炸波通过颗粒介质的衰减规律,将试验结果与本文数值计算的理论结果进行了对比,其良好的一至性表明本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3.
针对多孔介质中人工合成水合物分布不均匀问题,提出采用微波加热法制备多孔介质水合物样品的新途径,并设计了专用微波加热装置。基于电磁场理论及微波加热均匀性影响因素分析,设计了多馈源可调式波导加热系统。通过数值模拟和加热试验分析馈能口与样品间相对位置变化对装置加热均匀性影响,探讨该装置用于水合物样品制备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装置加热均匀性受馈能口与样品间相对位置影响较大,其加热均匀性随二者间距的增加而显著提高,数值模拟与试验结果取得了较好的一致性;加热时间对装置的加热均匀性影响较小,该微波加热装置可满足制备均匀分布水合物样品的要求,同时对于其他对加热均匀性有一定要求的试验装置的设计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4.
用时间递推(marching-on in-time,MOT)方法求解了电磁场时域耦合积分方程,计算了均匀介质体的表面等效电流和表面等效磁流,得到时域散射远场并给出了详细推导过程。举例比较了将时域散射用Fourier变化后在频域的RCS和频域直接求得的RCS,以说明该算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5.
提出了瞬态高强加热下含湿多孔介质传热传质的新模型,模型包括的水分种类齐全、水分迁移机制全面,假设条件相对较少,考虑了非Fourier传热效应和非Fick传质效应。新模型通过具体的分区分析得到简化并更加实用。  相似文献   
26.
新概念装备由于缺乏成熟装备作为参考,目标图像不明确,需要通过军事需求牵引装备设计和研制。为此,提出了适用于新概念装备的军事需求分析框架。以无人跨介质新概念飞行器军事需求开发为例,对框架进行应用验证。案例结合无人跨介质飞行器作战运用特点,基于所述框架开展了军事需求论证工作,通过逐层分解和迭代分析,得到了该飞行器能力需求、装备性能需求等,表明了所提军事需求分析框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7.
压力容器内的工作介质大多为易燃、易爆和有毒物质,一旦发生泄漏或火灾事故,就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根据压力容器的形状、结构特点、火灾特点和多年参加压力容器火灾事故处置取得的经验,提出处置压力容器火灾事故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28.
在Biot波动理论及饱和多孔热弹性波动理论基础上,引入三个松弛因子,建立了广义饱和多孔热弹性波动理论。通过对SV波在界面上的反射问题进行分析,得到了p1、p2、T及S波反射系数表达式,并利用算例对比分析了基于广义饱和多孔热弹性波动理论(G-TE)与L-S、G-L热弹性波动理论的SV波界面上反射系数的差异,讨论了松弛因子对反射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G-TE理论、L-S理论、G-L理论模型对p1、p2、S波反射幅值计算结果有较大的影响,且影响规律各不相同。松弛因子对p2波的影响较大,对p1波和S波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9.
层流介质中金属板腐蚀电位分布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流动介质中产生的静电场,结合电化学和流体力学相关知识建立层流介质中金属板模型,利用贝塞尔函数展开及其逆运算推导出在三层介质中基于点电荷模型的腐蚀电位解析表达式,同时计算出金属板产生的电场。运用推导出的解析表达式计算出在流动介质中任意场点处金属板随不同流速产生的腐蚀电位,并通过实验验证结果的正确性。结果表明,对层流条件下电化学反应产生的电流密度所建模型的结果与实验测量数据吻合度较高,同时电场分布也会随着流体流速及层流方向上长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30.
通过测量材料力学性能和观察断口形貌,讨论铜石墨材料断口形貌中的瓦纳线与材料断裂特性的关系,发现瓦纳线是铜石墨材料韧性断裂的标志;结合材料微观结构特性,分析应力波的传播及其对材料的作用,认为瓦纳线是横波在材料中传播所引起的塑性变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