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8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2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81.
8月12日,中俄第八次核问题分委会会议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国防科工委主任张云川与俄原子能署  相似文献   
482.
应用非线性H∞控制理论,在建立导弹与目标相对运动数学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一种拦截机动目标的鲁棒H∞制导律.这种鲁棒H∞制导律将目标的机动加速度视为有界的外界扰动输入,导弹的加速度视为控制输入,实现了导弹制导的鲁棒性.仿真表明,这种鲁棒H∞制导律具有很好的鲁棒性和良好的拦截效果,能够有效地拦截机动目标.  相似文献   
483.
《兵团建设》2004,(9):56-60
1954年10月7口,新疆军区遵照中央军委、总参谋部8月6日决定发布命令,宣布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成立。新疆军区20万大军,有17.5万被编人牛产部队,包括二军、五军、六军的大部分,二十二兵团的全部官兵。  相似文献   
484.
为了提高机载二次电源系统的效能评估,以工程应用需求及其提供的试验数据为依据,结合Saber仿真软件的特点,根据机载二次电源系统的特点及功能要求,利用基于原理图、基于实验数据和基于功能要求的建模方法,分别建立了二次电源系统的三相静止变流器、DC-DC变换器、过流保护装置及负载舵机的仿真模型。通过系统仿真实验,结果证明所建立的模型均达到了系统的功能要求,同时也证明了相应建模方法的可行性、准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85.
针对空对地攻击武器对地面目标的精确打击问题,提出了一种带落角约束的自适应滑模变结构末制导律。该制导律在自适应滑模导引律的基础上,引入落角约束项,可以满足制导精度和落角的双重要求。仿真结果表明,该制导律对地面活动目标的攻击既具有较高的制导精度,又可以满足落角要求,对空地精确制导武器的作战使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86.
针对典型的导弹弹道仿真,通过对反导导弹的几种备选制导律进行了参数调试和数字仿真,设计了初、中制导方案,通过数字仿真给出了弹道规划,明确了允许的发射条件。同时,分析了各方案主要的制导信息误差及其影响,针对高斯噪声误差模型提出了制导信息误差指标。最终确定了较优制导方案。该方案经数字仿真验证具有较优的攻击区性能,攻击区较大、发射条件约束较为宽松,以当前的技术水平有望实现。  相似文献   
487.
针对弹道导弹飞行中段的突防制导问题,首先建立了弹道导弹飞行中段机动突破EKV拦截的仿真模型;其次,基于微分对策求解出最优追-逃策略,并以此确定了弹道导弹机动突防制导律;最后,通过仿真对该制导律的突防效果进行了验证,并探讨了机动起始时间对拦截脱靶量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合理地选择机动起始时间,拦截脱靶量可达10 m以上,能有效突破EKV拦截.  相似文献   
488.
秉承着“敢为天下先”的湖湘精神,湖南军工以建设创新型、整合型、效益型、和谐型“四型军工”为已任,加快提升行业实力,为实现省第十次党代会确立的“全面推进四化两型建设”(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信息化、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总体目标做出军工特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489.
《国防科技工业》2012,(6):F0002-F0002
2012年5月10日-11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四研究院(中国航天科工运载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三江集团公司)隆重召开重组后的第一次党代会。  相似文献   
490.
当前,以互联网与新能源相结合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已成为学术界和经济界研讨的热点问题。文章简要阐述了第三次工业革命产生的动因和主要内容,分析了第三次工业革命对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军事等领域的潜在影响,并从把握战略机遇、赢得工业革命主导权、攻克关键技术群、抢占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先机等方面提出了应对第三次工业革命兴起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