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5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动静压轴承油腔压力及其偏导的快速迭代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于毛细管节流的动静压轴承,基于流量平衡方程和偏导形式的流量平衡方程,本文建立了油腔压力和油腔压力偏导的迭代准则和迭代公式。实践证明,该迭代方法具有物理意义明晰、迭代次数少和迭代适应性强的特点,可以显著提高毛细管节流的动静压轴承静动特性分析计算有限元程序的计算速度。  相似文献   
102.
本文对有泰氟隆烧蚀的化学非平衡粘性激波层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应用空间推进与总体迭代相结合的求解方法,采用19组元、29种反应的空气—泰氟隆化学反应系统,对化学非平衡粘性激波层流场与泰氟隆壁面烧蚀传热过程进行耦合求解,研究了平衡催化壁和非催化壁条件对粘性激波层烧蚀流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3.
该文根据化学动力学和化学热力学的基本理论,探讨了臭氧层和氯氟烃的关系;并推导了臭氧形成的光化学平衡表达式:K=(K_1·K_2/K_3·K_4)~(1/2)=[O_3]/[O_2][M]~(1/2).  相似文献   
104.
郭伟民  于红卫 《国防》2007,(6):59-59
民兵作为军事组织,参加新农村建设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规范,以确保方向正确和效果落实。一是要坚持统一领导的原则。在地方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行,自觉服从大局,积极响应号召,主动请求任务,认真  相似文献   
105.
《政工学刊》2007,(11):64-64
郭沫若86岁逝世,他的高龄与他讲究科学饮食养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郭沫若是四川乐山人,自然喜欢吃辣味的“川菜”。后来,他长期生活在北京,便对“京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京城里的名馔佳肴和成菜小吃,都“一视同仁”。他主张菜肴要少而精,所谓“精”,并非山珍海味,而是指搭配恰当,五味调和,营养平衡。他以素食为主,不吃过于油腻的荤食。  相似文献   
106.
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略有节余,是后勤工作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从根本上来讲,平衡预算取决于对供需矛盾的恰当处理。只要存在供需矛盾,就不能不面对平衡预算的问题。党的十三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进一步肯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这表明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国防费不可能有大的增加,供  相似文献   
107.
本文力图从能表征状态的热力学参数熵的变化中找到有关有限时间热力学新的分析方法,提出了工作参数选择的最小熵产生最大值原则。这个原则揭示了有限时间热力学以时间为基础的“率”与非平衡热力学熵产生间的内在联系。据此,我们便可得到正、反向内可逆卡诺循环的最佳工作参数。为有限时间热力学的普遍应用研究提供了一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108.
本文用数值方法计算了不同高度滑移边界条件对钝体绕流流场特性的影响。采用化学非平衡粘性激波层控制方程,边界条件含壁面滑移、激波滑移和无滑移条件。计算结果表明,考虑滑移条件后,激波层较厚,激波处的电子数密度为一有限值。文中给出了计算结果,并与其它文献的结果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9.
本文通过引进主流贴体坐标 ,将粘性激波层概念推广到三维流场 ,得到了三维粘性激波层方程 ;应用空间推进与总体迭代相结合的求解方法 ,对三维化学非平衡粘性激波层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  相似文献   
110.
军事力量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军队建设应着重研究的问题之一。文章运用分工理论探讨了军事力量结构产生、发展的内在动因,并就军事力量结构平衡状态的主要标志及其演进规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