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0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61.
8月24日,兵团召开兵团机关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牵头部门工作汇报会,传达学习中央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年至2012年工作规划》工作成果交流会精神。兵团机关23个惩防体系建设牵头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18个部门汇报发言。会议要求,兵团各级各部门要坚持  相似文献   
62.
思想骨干队伍是基层政工干部掌握和了解基层官兵思想的桥梁和纽带,是部队经常性思想工作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在一定意义上说,它可以起到延伸政工干部“视觉”和“神经”的作用。基层思想骨干直接生活在官兵群体中间,与官兵朝夕相处,对掌握底层官兵思想情况具有真实性;基层思想骨干通过与官兵直接交流,体察深层次的思想原因,对掌握底层官兵思想情况具有预见性;基层思想骨干与官兵零距离接触,随时捕捉重要信息,对掌握底层官兵思想情况具有及时性。基层政工干部要做有心人,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发动思想骨干去发现每一个细节、每一个苗头…  相似文献   
63.
动员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完成非战争军事任务,是人武部门的重要职责。政治工作如何围绕完成非战争军事任务,提高质量效益,充分发挥服务保证作用,是摆在我们政治机关面前的现实课题。从去年抗雪救灾和抗震救灾的实践,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64.
预备役部队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必须贯彻军地双重领导原则,加大军地协调协作力度,不断健全完善军地结合、平战衔接、快捷高效的动员体制和工作机制,在信息沟通、情报交流、指挥程序、力量调配、保障模式方面建立高效顺畅的协同规范,确保组织指挥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65.
党建传真     
《兵团建设》2013,(14):33
兵团党委组建非公企业党工委近日,兵团党委决定组建兵团非公有制企业党工委,切实加强对兵团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领导和指导。据悉,新组建的兵团非公有制企业党工委将指导兵团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健全党组织,开展党的工作;研究指导做好非公有制企业党员的教育、管理和发展服务工作;指导和推动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充分发挥作用,引导和监督非公有制企业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领导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维护各方合法权益,促进非公有制企业健康发展。(新华)  相似文献   
66.
6月28日,全国首次核应急宣传周集体采访活动在国防科工局举行。国家核应急协调委副主任、国防科工局局长马兴瑞出席会议,并向各媒体单位介绍了我国核应急工作的总体情况。会上,马兴瑞首先强调了核安全与核应急的重要意义。他表示,核安全是核能事业的生命线,核应急是确保核安全的最后一道屏障,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环境安全,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马兴瑞从四个方面介绍了我国核应急工作的基本方针政策:建立健全法治,对核应急工作实施  相似文献   
67.
吴连丰  姜鹏飞 《国防》2013,(5):59-59
"中国梦包括强军梦,强军梦助推中国梦。在实现强军目标、投身强军实践行动中,预备役部队责无旁贷,必须奋发努力,用强军梦推进部队建设水平提升。"这是河北承德某预备团党委向全体人员提出的要求。该部认真组织  相似文献   
68.
周平 《国防》2014,(2):37-39
国防动员建设作为和平时期积蓄国力、巩固国防的战略性工程,事关国家安全和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事关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事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根据国家法律规定,政府是领导和管理国防建设事业的主体。新形势下,各级政府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国防和军队建设主题主线,充分发挥领导管理主体作用,深入研究制定切实可行、有力有效的措施办法,在新的起点上大力推进国防动员建设。  相似文献   
69.
李松山 《国防》2011,(9):38-39
随着非传统安全威胁的不断加大,我军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越来越繁重。民兵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得力助手和后备力量,在遂行非战争军事任务中的作用也日益凸显。必须围绕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加强研究探索,努力提高民兵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  相似文献   
70.
国防动员法第十五条规定:"国家实行国防动员计划、国防动员实施预案和国防动员潜力统计调查制度。"国防动员计划、实施预案是国防动员平时准备和战时实施的基本依据,潜力统计调查是掌握和评估国防动员潜力资源状况的主要途径,三者同为国防动员组织活动的基础性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