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战争中人与武器的关系问题,是学术界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并直接涉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相关论述.其中,有学者认为,恩格斯强调"战争胜负取决于物质条件",毛泽东则强调"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是人不是物",由此断定,恩格斯和毛泽东关于人与武器关系的论述是相互矛盾的.果真如此吗?回答是否定的.  相似文献   
22.
西方军事强国与军事落后民族之间存在着的矛盾冲突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具有长期性.军事落后民族战胜西方强敌的基本经验是善于学习西方军事强国的军队编成和训练方法并着力培养具有现代意识的高素质军事人才.同时,军事落后民族应当根据本民族已达到的文明程度来决定自己在抗击强敌入侵战争中所采取的手段.恩格斯"以劣抗优"军事思想对世界被压迫民族争取自由解放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3.
1861-1865年的美国内战,在世界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内战爆发的第二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了《美国内战》一文,对正在进行的内战进行了科学的分析评判,指出了联邦军速决战战略、"大蛇"战略的谬误,提出了以革命方式进行战争的战略.  相似文献   
24.
马克思和恩格斯高度关注克里米亚战争,紧紧围绕战争的主要缘起、具体进程和如何终结,撰写了大量的战争述评,把战争控制问题纳入理论视野.他们的战争控制思想可以初步归纳为,国家政体和政略特征对战争控制的影响当属首要,政府宣传与公众舆论对战争控制的影响愈发凸显,运用正确灵活的战略战术是战争控制的重中之重.这一思想,对于认识和掌握控制战争的基本规律,更为精准、有效指导和实施战争控制实践,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25.
恩格斯作为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创始人之一,对世界军事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其历史意义与当代价值不容忽视.恩格斯军事理论之所以能够历久弥新,获得当代价值,不仅在于其科学全面地阐述了战争制胜因素、作战方式变革、积极防御思想和人民战争思想等重要内容,更在于理论本身所具有的科学性、开放性、超越性和其作为一种先进军事文化所具备的文化绵延性.恩格斯军事理论为人民军队的军事创新和军事改革提供了理论滋养和精神动力,对当下人民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6.
恩格斯运动战思想是恩格斯在研究运动战历史和分析现实战争中形成的军事思想体系,是马恩军事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恩格斯运动战思想的基本内容包括:运动战的基本要素是众多性和运动性;经济条件决定着运动战的内容和形式;有效组织实施运动战的关键环节包括成功机动、集中兵力、协同作战,阵地战、运动战协调配合以及勇猛追击。  相似文献   
27.
《政工学刊》2014,(3):82-83
《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筒称《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1845-1846年合写的著作。这一著作第一次比较系统地论述了唯物史观,为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28.
恩格斯在德法战争期间,于1870年7月29日至1871年2月18日,连续发表了59篇关于这次战争的论文,精辟地论述了巴黎要塞战的军事学术:巴黎要塞被包围了,但它是法国最后的希望;巴黎要塞的工事集古今筑垒工事之大成,并在战争中已经证实了自己的价值;巴黎要塞的防御必须是积极的,而不应当是消极的;巴黎要塞陷落了,巴黎的投降书是史无前例的。  相似文献   
29.
由于国际环境的变化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俄国社会问题进行研究并阐述了相关思想。马克思认为农村公社的内在二重性有正反两方面作用的可能性,提出了东方社会道路的设想“跨越卡夫丁峡谷”。恩格斯对俄国社会问题以及东方道路理论随着实践的深入以及对变化着的社会发展的剖析进行了补充和发挥。在《论俄国社会问题》中,恩格斯通过对特卡乔夫的批判指出俄国并无社会主义革命的优势,但不排除俄国公社有转变成高级形式公社制的可能性。在《论<俄国社会问题>跋》中,恩格斯从村社制度的落后性进行分析,阐述了俄国走非资本主义非西方道路的先天条件,同时提出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0.
马克思恩格斯将战争置于一定的现实生存条件中进行考察,构成了与形而上学战争观传统的本质区别。历史唯物主义对人类的主体,社会实践以及观念进行了现实的、历史的、真实的框定,证明了再高贵的思想也永远会受到现实的纠缠。辩证唯物主义则要求人们用运动、变化的观点看待现象世界,破除了超验概念统摄下的形而上学认识论。相较于形而上学战争观传统,马克思恩格斯用“现实的人”实现了战争主体的转换,并在现实的人的“交往”(Verkehr)中揭示出战争的生存论背景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生产力与交往形式,即人的现实生存条件。随着生存场域的拓展,全领域、大主体、多层次、多梯次的综合斗争模式逐步取代传统的军事斗争,成为大国博弈的通行规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