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185篇
  2013年   193篇
  2012年   184篇
  2011年   252篇
  2010年   283篇
  2009年   262篇
  2008年   309篇
  2007年   233篇
  2006年   209篇
  2005年   241篇
  2004年   177篇
  2003年   301篇
  2002年   207篇
  2001年   191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1 毫秒
51.
《国防》1996,(3)
兵员动员是国家为适应战争需要,征集或招募适龄公民到军队服现役所采取的措施,是武装力量动员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任务是:征召预备役和适龄公民入伍,保障军队迅速扩编和伤亡补充所需的兵员。 (一)兵员动员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战争初期的兵员动员,对战争的进程和结局有着重大影响。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交战双方都进行了大规模的兵员动员。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主要参战国在动员开始后的4-5天内,陆军的数量增长  相似文献   
52.
1972年,美军在越南遭到彻底失败,不得不灰溜溜地从越南撤退。当时美军的状况是:士气消沉,纪律涣散,情况很糟,加之军费预算减少,人员短缺,战斗力滑到了历史的低谷。“几乎没有人知过70年代的空虚陆军有多么虚弱”。但是时隔20年,到1991年2月,在海湾战争中,美军以最低程度的损失,赢得了海湾战争的胜利。这就是《拨乱反正:美军自越战之后到海湾战争的改革》一书中所描绘的美军截然不同的对比情景。美军之所以能够迅速走出越战阴影,得益于及时的自我反思与改革。  相似文献   
53.
王伟 《防化学报》1996,7(3):9-12
我军的防化装备与高技术局部战争对防化保障的要求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为此,必须切加强防化新装备的研究和对现装备的改进,提高防化装备的快速机动能力,加强防化通信气象观测器材的建设,以提高我军的现代作战防化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54.
55.
刘永才 《国防》2003,(2):32-33
当前,世界军事革命正迅猛发展,随着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战争形态日益向信息化方向发展。而与战争发展过程相适应的战争动员,也正朝着以信息动员为主的转变。信息动员已逐步成为战争动员的核心。近些年来,虽然军用信息系统发展较快,但与军事斗争准备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如何充分利用战区民用信息资源,建立军地结合的动员机制,实现“市场”向“战场”的转  相似文献   
56.
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 部署的传感器网 美军在伊拉克战场上除了要依靠各种高精度、大杀伤力的武器外,其各个层次的传感器所组成的密不透风的侦察、监视网也是不容忽视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这些传感器基本上可分为五个层次,即太空层、高空层、中空层、低空层、地面。  相似文献   
57.
1月13日,美国《纽约时报》以“战争创伤”为主题,刊登了三篇长篇新闻调查并且按照肇事者姓名首字母排序方式以A-Z的图表附件,披露了美国士兵从海外战场归国之后制造的至少121起杀人案例,引起了美国社会的强烈震撼。多方调查显示,美军士兵从伊拉克或阿富汗前线回国之后走上杀人犯罪道路的案例近年来屡见不鲜,还有更多的类似案件也许没有被公开报道,而这些老兵在肇事的时候绝大多数仍然是现役军人,半数以上杀人时使用的凶器是枪支,其余则是刀刺、殴打、勒死或溺杀。  相似文献   
58.
战争与和平     
历史就像一艘巨轮,不知划过了多少个春秋,经历过多少次的战争才赢来了今日的和平。而为战争所牺牲的无数英雄却被历史的巨浪淹没,但他们用生命换取了和平!战争与和平看似矛盾,其实是对立统一的,有战争的地方人们渴望和平,  相似文献   
59.
王乐 《环球军事》2010,(1):22-23
—次大的战役可以决定一场战争;—次致命的打击也可以决定一场战争;那么一次飞行,而且是秘而不宣的飞行能够促成一场战争的结束吗?答案是YES。  相似文献   
60.
2009年年末,胡德堡基地的一声枪响在美国国内外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使得美国陆军自“反恐战争”爆发以来所潜藏的一系列极为严重的内部矛盾一股脑地暴露出来,而作为美陆军第一号人物、有着“军人外交家”之称的美国陆军参谋长乔治·凯西,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各方普遍关注的焦点人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