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0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1.
读者信箱     
《兵团建设》2006,(6):45-45
编辑您好 我2000年来到兵团,成为了一名兵团职工,今年我在老家的父亲病重需要我回家照料,我想把我的地转包出去,但听说有的土地使用权不能进行承包经营权流转,是这样的吗?编辑部回复 根据《关于兵团团场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指导意见》的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只限于有土地长期使用权的,并依法取得兵团国土资源部门颁发的《土地承包经营使用证》的团场职工。无《土地承包经营使用证》的承包经营者不得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职工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仅限于土地长期固定面积,长期固定以外承包的土地不能流转。划给职工的“自用地”不得流转。  相似文献   
82.
党建传真     
182团百名党员成为"报发户"农十师182团党委不仅重视党报党刊的发行订阅,还积极引导党员和群众读报、用刊,许多党员和职工群众从报刊中"淘金",得到了致富政策、信息和技术,率先走上致富路,成为"报发户"。据该团最近对党员的一项调查,全  相似文献   
83.
马济宇 《兵团建设》2009,(23):17-17
近年来,兵团党委高度重视团场职工收入问题,提出了多项减轻职工负担、增加职工收入的政策措施。随着各项减负政策的逐步落实,职工收入迅速增加,凝聚了人心,稳定了职工队伍。过去大量脱岗甚至已与团场解除了劳动关系的职工开始纷纷回流,争先恐后地要求上岗承包土地。职工队伍的稳定和壮大,有效履行了兵团屯垦戍边的历史使命,维护了新疆的社会稳定,起到了建设大军、中流砥柱、铜墙铁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4.
30出头的青年民兵李全明、薛盼想夫妻家住饶阳县城边的君香村,小日子本来过得安安稳稳。去年,“不安分”的小夫妻跑出30里地跨乡承包了留楚乡大邵村120亩沙荒地,建起鑫群养殖场,一时成为新闻人物。  相似文献   
85.
李克飞 《兵团建设》2007,(3):28-29,34
为架起专家、学者与普通读者之间的桥梁,促使学者、专家更具公众意识,本刊特开设“专家讲座”栏目,就读者关心或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探讨,分享专家、学者对有关政治、经济、社会等问题的看法;通过思想的碰撞,或给读者一种观念,或使读者换种思维方式,或传播知识,或进行学术性的探讨。栏目所刊文章体现“让专家、学者为读者服务”的宗旨,在保证知识性的同时,言简意赅,文风朴实。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并提出宝贵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86.
支部生活     
七十九团党委认真贯彻兵团党委全委会精神农四师七十九团党委传达贯彻兵团党委五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做到六个结合:一是结合团场实际,认真谋划2007年各项工作;二是结合年终兑  相似文献   
87.
5月18日,坐落在沙尔套山山脚下的农四师七十六团九连牧民巴合提赶着30只羊,在九连后山放牧。巴合提告诉笔者:"这些贴息扶贫羊是今年团里的‘扶贫帮困工程’给我的,有了它们,我就看到了致富的希望。"目前,九连26户贫困户已购买贴息牛80头、羊175只。七十六团九连现有职工1062人,其中哈萨克族职工1029人。2009年以前,  相似文献   
88.
2月20日,司马义·依力牙孜指着远处的防风林带对我们说:"知道吗?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让连队的沙包都绿起来。"27年,种下了近4万棵树都已成活,这在极端缺水的哈密地区可以说是个奇迹。创造这个奇迹的人就是一位年近七旬的维吾尔族老人——司马义·依力牙孜。司马义·依力牙孜是农十三师黄田农场三连的退休职工,一辈子生活、工作在三连的司马义·依力牙孜对三连有着深厚的感情。多年前,黄田农场三连四周都是沙漠,年降水量不足50毫米,水在这里是最珍贵的。一到刮风时节,黄沙吞噬农田,职工们很难致富。看到这种状况,司马义·依力牙孜决定承包荒漠,种植树  相似文献   
89.
地貌为“三梁两沟”的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河西镇徐家沟村,这几年因农户居住分散,劳动力转移,全村有1800亩耕地不仅难成方、不连片,还有300多亩土地被撂荒。1975年入伍,曾在部队上过“精武之星”光荣榜的退伍军人、民兵连长陈光社,在与农户促膝交谈中、在和企业沟通中、在《农村土地承包法》中找到了答案。  相似文献   
90.
我是当过兵的人,部队的生活锻炼了我,加上党的富民政策越来越好,我将继续加大投入,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相信一两年后效益会更好。国庆前夕,当我们走进四川泸县天兴镇场口村3社养殖大户游洪家时,兴致勃勃地听他给我们讲起了致富经。1999年,退伍回乡后的游洪,发现单靠种粮食很难致富。经过调查,他发现天兴土壤和气候很适宜种龙眼树,于是果断承包了14亩果园,从外地购买了150棵良种优质龙眼树苗,发展特色种植。2003年,他又大胆承包了本社村民闲置的8亩农田,搞起了休稻养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