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一批军队干部即将脱下军装走向地方。若想再次赢在人生又一个起跑线上,那么就需要系统了解和掌握现行安置政策。国家对军队转业干部实行计划分配和自主择业两种安置方式。计划分配的军队转业干部由党委、政府负责安排工作和职务;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由政府协助就业、发给退役金。如何选择转业安置方式是每一个面临转业的军队干部遇到的第一个问题,直接关系到转业干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下面将介绍计划分配军转干部安置的相关政策及待遇。  相似文献   
32.
反坦克导弹同时射击时测角视场交叉可能引起导弹失控,针对此问题,利用信息系统的位置地理信息,参照装备的基本性能参数,构建了配置阵地的数学模型,得出了同时射击的可行性判据,为阵地射击指挥提供了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33.
基于接收分集的MIMO雷达发射端采用阵元间距为半波长的均匀线阵,各子阵元发射相互正交的信号,而接收阵元间距满足空间分集条件。由于天线阵元之间紧密分布的发射阵列可以当作一发射站处理,因此该MIMO雷达的结构与一发多收多基地雷达类似。分析比较了双基地雷达、一发多收多基地雷达和接收分集MIMO雷达的检测性能和模糊函数,指出接收分集MIMO雷达具有良好的检测性能、方位角分辨力和较低的"自身杂波",这有利于微弱目标的检测、目标的高精度定位、虚假目标的消除以及雷达系统可观察目标动态范围的提高。  相似文献   
34.
实际工程应用中数字波束形成的关键技术之一是接收通道校正,校正的精度将直接影响形成波束的主瓣宽度和副瓣电平。结合某工程实例讨论了一种在工程实现中的接收通道校正方法,通过频域均衡滤波器法和内外场联合利用已知信号源的天线校正方法,实现了通道幅相不一致性的校正,并提出了提高波束精度的天线方向校正方法。最后,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相关的校正系数,并对测试信号进行校正,校正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5.
本文在文献[1]的基础上推导了高斯色噪声信道中QPSK信号的最佳接收机结构,并用matlab进行了性能仿真。结果表明,该接收机是差错概率最小意义下的最佳接收机。且该接收机也适合高斯白噪声信道。  相似文献   
36.
计算机进行文件传输时,文件的内容、长度都是不确定的,格式也不固定;传输文件的媒体(电话系统)也常出现错误,在进行数据传输时,电话线路中很小的干扰声都会引起很大的误差.若误差发生在文件传输中会改变一个数据库文件的内客,使得重要信息变成“垃圾”.为防范这些错误,计算机在进行通信过程中使用“文件传输协议”来检测错误或纠错,直到数据正确无误地到达.本文主要论述普遍使用的计算机远程文件传输协议XMODEM、YMODEM.  相似文献   
37.
海军37625部队,驻守在福建省平潭岛。艰苦的工作生活条件,长期困扰着部队官兵。近年来,该部队为创造拴心留人的环境,注重关心官兵的切身利益,解决官兵的实际困难。其中自筹资金60多万元,完成三十六角湖引水工程,从根本上解决了淡水供应问题;增加400千瓦和320千瓦两台发电机组,解决了用电难的问题;安装了卫星接收系统,大部分单位能收看到闭路电视;  相似文献   
38.
39.
车载记录仪经常在复杂的野外环境下进行数据存储,而且需要实时接收其他不同采集系统采集的数据,提出了一种车载数据记录仪的多通道CAN总线接口设计与实现方法。多通道CAN总线接口模块接收采集系统的数据后,控制记录仪工作。经过多次试验表明:记录仪能准确接收多通道数据,且无丢失无数据现象。进一步验证了车载记录仪的多通道CAN总线接口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40.
机-机双基地雷达空间同步采用脉冲追赶法,对接收波束指向进行研究。介绍了脉冲追赶法的基本原理和工作过程,给出了接收波束指向的计算公式,分析了影响接收波束指向精度的主要因素,并进行仿真;当基线长度变化时,建立了接收波束指向的数学模型;研究了接收波束形成时间配准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