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5篇
  免费   189篇
  国内免费   7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综合飞行/火力控制系统性能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详细介绍了综合飞行 /火力控制系统 (IFFCS)性能评价的方法。该方法把评价过程分为单元评价、组合评价和系统性能评价 ,将系统性能指标逐层分解 ,以保证闭合系统最终能完成自动攻击任务。以高性能控制系统仿真软件MATTRIXX6 .0为平台 ,按此方法开发的评价软件获得了用户的认可  相似文献   
122.
孙立 《宁夏科技》2001,(3):28-30
C801导弹采用了半穿甲爆破杀伤战斗部和新型机电延时引信。这种战斗部是利用导弹飞行时的动能穿入舰内爆炸,其超压作用,比在舰外爆炸要大得多,可以使小型导弹具有足够的战斗威力,重量、体积显著减少,实现战斗部小型化。一九七八年九月,三院总体设计部委托五О一三厂研制这种新型战斗部,三院三线基地工厂研制机电式触发延时引信。五О一三厂为完善战斗部设计,先后进行了药型罩装药试验、战斗部模拟穿甲试验和环境试验,战斗部地面静态爆炸威力试验以及战斗部与引信联合地面静态爆炸试验,结果达到了战术技术要求。三院三线基地工厂为满足战斗部两点同时起爆.起爆时间差为几微秒的技术要求,在主任设计师李印山主持下,研制成功具有三级独立保险的触发延时引信,达到国际同类型导弹引信的技术水平。这种战斗部和引信经动态穿甲试验表明,战斗部威力和引信强度以及引信延迟时间都满足战术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23.
根据IP组播的原理,分析了组播通信的优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校园网上实现组播通信的具体方法与过程,列举了一些实际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4.
装备器材库温湿度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军用装备器材仓库温湿度监控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文中详细地阐述了种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法--主从式两级数字化监控系统的设计原理与实现方法,并用Borland C++Builder语言对其组态软件进行程序设计.  相似文献   
125.
NURBS曲线是目前曲线和曲面最好的描述形式,在三维造型中已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结合三维造型的实际,重点分析了常用的NURBS曲线调整方法以及在三维造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6.
介绍了构建园区教学网环境下多媒体教学系统的资源及技术特点,同时对实现功能进行了详尽的讨论,主要介绍了系统开发的设计思路、总体结构以及几个基本技术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27.
就IDEF0方法在军事综合电子信息系统分析设计、系统升级与集成及仿真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深入探讨。由于IDEF0模型具有简单、全面且描述能力强等优点 ,使其在多个领域尤其在制造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军事综合电子信息系统是以活动为支撑 ,以信息为基础的复杂大系统 ,用IDEF0模型对其进行描述可以加深指挥人员和技术人员对系统的共同理解 ,从而提高系统开发的效率并提高系统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8.
为了提高编队防空的整体效益,编队C3I系统的完善和发展起着兵力倍增器的重要作用,是21世纪武器发展的一个重大新动向.本文分析了编队C3I系统防空面临的主要挑战,阐明了编队C3I系统防空应具有的功能和特点,最后对我海军编队C3I系统的发展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29.
本文建立了一个研究武器导引方法的仿真环境,利用微软MFC类库中的CSocket类实现了导引模块与总控台之间数据的发送和接收,并达到了研究导引方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0.
传统ADC主要依靠一揽子电阻网络来保证量化的精度,所以,其精度不可能做得很高。而∑-△A/D则转而依靠数字处理技术来提高精度。本文对低通∑-△调制器的原理作了较为详尽的分析,阐述了∑-△A/D的信号重构过程及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