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比较研究了大攻角导弹的经典和现代控制方法的精度和鲁棒性.基于大攻角非线性弹体动力学模型,根据经典三回路控制系统结构和动态逆双时标极点配置方法分别设计了控制器,研究了两种控制方法的指令跟踪精度和抗弹体气动参数摄动的鲁棒性.结果表明,传统控制方法的鲁棒性和快速性与现代方法基本一致,而现代方法则具有更好的稳态精度.  相似文献   
32.
舰艇编队对潜搜索效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潜搜索是水面舰艇编队反潜作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海军兵力实施对潜攻击的前提和保证.分析了水面舰艇对潜搜索的基本特点和水面舰艇编队对潜搜索有效宽度,并分析了潜艇逃脱初始位置处于搜索有效区时编队的搜索概率,提出了水面舰艇编队对潜搜索效能的基本模型,使水面舰艇编队对潜搜索的实施和提高搜索效能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3.
驱护舰编队对潜防御作战兵力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驱护舰武器装备的发展,结合现代海上对潜防御作战的新特点,对驱护舰编队在海上对潜防御作战中的兵力运用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驱护舰编队对潜防御作战的指导思想、兵力运用原则和兵力攻击行动方式,并就确保编队的兵力行动提出了引导保障、安全保障应遵循的战术原则,对部队作战与训练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4.
由于浮标的随机漂移,在航空搜潜过程中,需要定期对浮标的位置进行更新。根据航空搜潜声纳浮标与飞机的相对方位信息,采用扩展卡尔曼滤波技术,分析了计算浮标位置的原理、方法,建立了相应的系统模型和仿真算法,从估计的相对位置误差和均方根误差两个方面,仿真分析了系统的误差性能。结果表明,该定位模型能够成功地跟踪浮标的位置,并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35.
应召平行搜索方法的多舰协同搜潜概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舰载拖曳线列阵声纳搜潜原理及多舰应召平行搜索方法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在潜艇初始位置已知、航向及航速未知的条件下,多艘舰艇利用拖曳线列阵声纳对潜艇目标进行搜索的数学模型,采用蒙特卡罗方法仿真分析了舰艇与潜艇最大速度比值,舰艇组成搜索队形位置点与最后发现潜艇位置点之间的距离,舰艇之间间距与舰艇声纳作用距离的比值,及最后发现潜艇时刻到舰艇开始搜索时刻所需时间等因素对搜潜概率的影响,获得了有益的效果。  相似文献   
36.
基于CFD计算获得了柱体大攻角入水过程流体动力特性,进而建立了大攻角入水弹道模型,使用流场-弹道耦合计算结果验证了模型的适用性和精度,然后仿真分析了入水攻角和速度对入水弹道的影响规律。该模型能较准确地预测柱体大攻角入水弹道,对研究发射平台安全性问题和空投鱼雷等入水攻击性武器的入水弹道预测问题等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7.
《国防科技工业》2015,(1):38-41
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任务团队再入九天向明月,"小飞"胜利把家还。2014年,他们坚持创新驱动,大力协同,攻坚克难,确保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标志着我国全面突破和掌握航天器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再入返回关键技术,为完成"绕、落、回"三步走战略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对我国月球及深空探测乃至航天事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8.
在舰机网络化协同反潜过程中,由于各种误差的存在,导致舰艇对潜鱼雷攻击存在偏差。首先分析了舰机网络化协同攻潜过程中的误差,给出了鱼雷攻击的偏移距离计算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仿真实验,分析了不同误差对鱼雷攻击偏移距离的影响情况。  相似文献   
39.
反潜机是重要的反潜力量,根据反潜机搜潜情况,建立了反潜飞机采用阿基米德螺旋线样式搜潜的数学模型和目标运动模型,讨论了螺旋线采用的三种轨迹间隔,通过仿真验证,确立了反潜机搜潜最优轨迹间隔,以达到提高发现目标潜艇概率、优化反潜效能的目的,为反潜飞机采用阿基米德巡逻线搜潜样式搜潜时提供战术参考。  相似文献   
40.
反潜巡逻机与反潜直升机协同反潜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反潜巡逻机与反潜直升机协同反潜作战问题,通过定性分析前者协同作战需求,提出了反潜巡逻机概略搜索、反潜直升机精确跟踪定位的协同战术。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反潜直升机联合使用声纳浮标与吊放声纳的搜潜策略,并建立了两机协同反潜定量分析模型。最后仿真分析了延迟时间、初始距离、定位误差等因素对直升机留空时间需求与声纳浮标数量需求的影响;同时计算了反潜直升机协同反潜的最大作战距离,以及所需声纳浮标的数量。结果表明,对于低速常规潜艇目标,两者协同反潜区域较广;而对于高速核动力潜艇,需多架反潜直升机参与协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