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鲁迅能成为不朽的文学大师,与他严于自律是分不开的。他认为“无聊的应酬,真是和生命有仇”,不停地催促自己“要赶快做”,把别人聊天和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了思考和写作上。当下,应酬过繁过杂过度,是不少人尤其是领导干部身上的一个普遍现象。有些领导干部天天被事务缠身,时时为应酬所累,忙迎送、忙剪彩、忙陪会、忙吃喝,不分哪一天,没有节假日。如此过多过频的应酬,不仅影响党员干部形象,而且不利于自我提高、不利于身心健康,真的是和生命有仇。  相似文献   
62.
董安森 《国防》2013,(12):83-83
鸦片坚船利炮. 烧杀割地掠奸。 神州疮痍泣神仙, 天日何时重见?  相似文献   
63.
文学学习语言表达艺术是提高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一条重要途径。政治理论课应当善于向文学学习语言的形象化艺术,向文学学习语言的表情艺术,向文学学习语言的比喻艺术,向文学学习语言的简洁艺术,向文学学习现场感的渲染和营造艺术。  相似文献   
64.
    
储国军 《中国民兵》2014,(11):59-59
在祖国的东北之巅 有一个美丽的圣女湖 像仙女的一滴泪 落在了祖国的边境线 我的家就在这里  相似文献   
65.
曹擎 《政工学刊》2014,(10):80-80
“双抢”是湘中地区的一个俚语,指的是水稻的抢收和抢种。因为在湘中地区,水稻分早、晚两季,农忙时节,往往必须在一两个星期内完成对早稻的收割,并犁田、下肥,播种晚稻的秧苗,错过了时节,收成肯定大打折扣,甚至秕谷满穗,颗粒无收。学习有如农耕,需要把握节气、节奏,强化“抢”的意识,抓好“种”和“收”的环节,才能有一个好收成。时间上重“抢”。谈到学习,不少同志抱怨,不是不想学,只是工作节奏太快,事务缠身,没有时间学。此种说法,难免有借口推脱之嫌。  相似文献   
66.
梅荣 《政工学刊》2014,(12):89-89
韩国的古书说过一个小故事。一位名叫黄喜的相国,微服出访,路过一片农田,坐下来休息,瞧见农夫驾着两头牛正在耕地,便问农夫,你这两头牛,哪一头更棒呢?农夫看着他,一言不发。等耕到了地头,牛到一旁吃草,农夫附在黄喜的耳朵边,低声细气地说,告诉你吧,边上那头牛更好一些。  相似文献   
67.
古田遐思     
李笙清 《政工学刊》2014,(12):94-94
古田,位于闽西上杭县东北部梅花山南麓。地处三县交界,四周群山环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自古便是个屯兵驻军的好地方。因五龙村黄龙口有一丘古垦之田像“古田”二字而得名。古田,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地名,却承载着一份历史的荣光,因为一次重要的会议而闻名遐迩,历久弥香。  相似文献   
68.
正11月28日,五师、双河市文联组织作家协会骨干,前往湖北省文联参加文学交流和培训活动。据了解,五师、双河市文联与湖北省文联建立了文学交流长效机制,今后每年双方都将组织作家和文学爱好者进行互访和座谈,研讨推动文学大繁荣的方法和路径,共同推动文学事业发展。近年来,五师、双河市文联借助对口援疆的  相似文献   
69.
在今天,经济全球化强劲地改变着每一国家每一地区人们的生活形态、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世界从没有如今天这样相互依赖过,似乎一个人类“大同”的时代就要到来。但我们不能不清醒地看到,就像马克思在《共产党员宣言》中所预言的那样,资本扩张会使“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财产”。但事实上真正成为“公共财产”的那部分精神产品往往是属于经济上占有绝对优势的西方国家的,因为文化的交流对话在当下是严重不对等的,西方由经济上的强势位置而攫取了文化上的优先权和发言权,对经济相对落后的弱小国家形成强大的文化辐射,文化交流的失…  相似文献   
70.
杉树礼赞     
杉树,这一常绿乔木,树冠的形状像塔,叶子长披针形,花单性,果实球形。看似平常,可是它却是高山林区的主角儿,它铁枝坚找,树姿巍巍,令人赞叹不已!我喜爱杉树、敬佩杉树,常以它为偶像、标杆,去塑造人生。 恰好,我所在的单位处在川西高原的大深山处,那里生长着大片郁郁葱葱的杉林,有机会去观瞻、去遐想。有时,傍晚我登上山巅西望杉林,一望无际的森林向我展现了秀美的景象:在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