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0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李三实 《环球军事》2014,(23):44-45
中国大陆与新加坡继11月初进行陆军部队联合训练后,两国国防部长11月14日会谈后决定,提高两国军事合作交流层级、扩大合作范围及加强密度,2015年除了增加陆军部队联合演训项目外,还将进行两国海军的联合训练。  相似文献   
42.
广东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解放思想一直是广东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法宝。经过30多年的发展,广东重提解放思想,对其它省区的发展极富启示意义,对兵团正在开展的解放思想大学习、大讨论活动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请看本刊据新华社、《南方周末》《羊城晚报》等报道汇编的——  相似文献   
43.
去年金秋,"哈尔滨"舰,圆满完成对新加坡、澳大利亚的出访任务归来不久,迎来了故乡的客人——110名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学生。大学生们与"哈尔滨"舰官兵一见如故,与这艘凝结着30多个国家核心技术的"中华第一舰"一往情深。从"哈尔滨"舰与哈尔滨市共建之日起,"哈尔滨"舰就成为哈尔滨市工业大学和哈尔滨市少年军校指定的国防教育基地。自行建造、1991年组建的第二  相似文献   
44.
美、日、韩、新、澳举行潜艇救援演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宇 《当代海军》2004,(7):44-45
5月3-13日,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澳大利亚5国海军位韩国黄海举行“太平洋抵达·2004”潜艇救援演习。中国、加拿大、智利、法国、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俄罗斯、泰国、英国和越南等11国应邀观摩。该演习每两年举行一次,今年是第3次同类演习。演习目的旨在加强本地区潜艇救援合作与协调,提高救援失事潜艇艇员的能力。该演习始于2000年10月,首次演习由新加坡主办,此次演习由韩海军主办。这也是韩首次主办此类演习。  相似文献   
45.
“2003亚洲国际海事防务展暨水下防务技术展”,2003年11月10日上午10时,在新加坡展览中心举行。会议筹备委员会上席罗杰麦瑞主持开幕式,新加坡国防部长张志贤准将出席开幕式。  相似文献   
46.
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6月初的新加坡香格里拉对话会上宣布.未来8年美军将在亚太部署60%的战舰。这再次表明.美重返亚太的行动正加速进行。  相似文献   
47.
图解世界9则     
《当代海军》2005,(11):38-41
01 海军后勤远洋补给考察团赴法国和新加坡考察;02 中国舰艇四向立体油料补给成功;03 美国海军研究局公开先进电力演示舰;04 日本新型导弹驱逐舰下水;05 美国海军陆战队再购CLAWS防空武器系统。  相似文献   
48.
30多年前,在香港,腐败已被市民接受为生活中的一部分,打击腐败被认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30多年过去,2003年,国际反腐组织公布全球清廉指数,香港在133个国家和地区中位居14,在亚洲仅次于新加坡。如果论功行赏,反腐败主力军香港廉政公署居功至伟。香港媒体评价廉署说,“如明矾,澄清了香港一池混水”。(《中国青年报》3月29日,以下引用口号同上)香港廉政公署有很多成功经验和成熟理念,从他们的口号中就可以充分体现出来。口号之一:“贪一块钱也不行。”这个口号当初还曾引起争议,有人认为,若“一块钱也要调查的话,廉署岂不忙死了”。对此,他…  相似文献   
49.
1941年12月,日本第二十五军在山下奉文大将的率领下向新加坡要塞进攻。次年2月15日,英国马来亚陆军总司令自思华将军率8万英军向日军投降。日军进入新加坡后,对新马华人以“大检证”和“大肃清”的名义进行了灭绝性大屠杀。  相似文献   
50.
寒丁 《当代海军》2000,(5):16-18
近年来,马六甲海峡一次次地引起世人注目,不仅是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繁忙的航运现状,更是由于曾一度被世人遗忘的海盗行径在这一狭长海域的死灰复燃。2000年1月吉隆坡反海盗中心公布的一份报告把马六甲和新加坡海峡称为世界上最危险的水域。1999年10月22日,一艘下水才一年多的日籍大型货轮“亚龙卓彩虹”号在马六甲海峡离奇失踪,船上价值2000万美元的铝锭没有了下落。这一海盗事件一下子触动了日本最为敏感的神经,进而也引发了日本控制海上运输线新一轮的思索和行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