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战区防空雷达组网系统体系结构及通信链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优化现役战区防空雷达系统的部署结构,提高其战时稳定性、提升其整体作战效能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雷达组网系统”实用研发对策,并对其具体的系统体系结构、雷达群站系统构成、信息链路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余向阳  孙维谨 《国防科技》1999,20(2):44-48,49
空中作战——无论是防卫战还是进攻战,已经越来越依赖于大量战术数据的获取。所有这些数据信息将被收集、传送、处理并达成共享,籍此建立一个集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监控和侦察(C~4ISR)为一体的重要体系。 所有参与空中作战的机载、海上和地面的平台及指挥中心必须通过一个坚固、安全和可互用  相似文献   
5.
天基信息支援下区域反导组网作战各系统实现互连、互通、互操作的关键是战术信息分发系统,而该系统中存在着多种类型的数据链路,这些链路之间又存在着各种约束条件,因此科学合理的对这些链路进行规划是系统实现的重要工作之一.建立并提出了天基信息支援下区域反导组网作战战术信息分发系统数据链路的规划模型和一种新的解算方法,为该系统数据链路的规划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针对单层卫星网络时延高、网络阻塞概率大等问题,研究了多层卫星网络的系统结构及其特点。结合不同轨道卫星特点,引入分层卫星网络结构,采用Walker和极轨星座覆盖带设计法,设计了多层卫星网络星座。采用"弱连接"模型作为星际链路建立的基本原则,并对星座的覆盖性能和星际链路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多层卫星网络在覆盖特性和星际链路性能上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7.
针对单层卫星网络功能单一、可靠性较低以及三重卫星网络链路冗余度过高、实现复杂的问题,提出了利用LEO/MEO卫星构建双层网络的构想.基于"最坏观察点"与"覆盖带"理论设计了"弱连接"的LEO/MEO双层卫星网络星座,给出了星际链路建立原则.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卫星网络具有全天时全球覆盖能力,有利于星际链路的建立.  相似文献   
8.
信息知识库在工业生产中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资源消耗,但数据失效频率高。针对多节点失效重构的纠删码策略较少,且未充分考虑失效数据重构时各参与节点间的链路关系,导致重构效率较低。针对信息知识库数据失效,提出一种新的重构策略。根据节点的数据处理能力,选取数据处理能力最高的新生节点为路由节点;依据路由节点与候选供应节点及剩余空闲节点的链路带宽,确定供应节点及新生节点,从而构建数据重构网络拓扑,提高失效数据重构效率。实验结果证实,与传统纠删码策略性能比较,该方法有较短的重构时间和较高的重构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针对某总线数据传输网络要求利用光纤实现宽频带通信链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高速光纤通信接口的总线网络链路设计,该设计中以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为控制芯片,HTA8525和Aurora协议为光纤通信接口的核心实现光电转换,利用以太网模块将数据转化为上位机可识别的数据帧,可验证总线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实验和仿真结果表明,总线网络中的光纤通信链路传输速率达到10 Gb/s级,能够快速进行数据传输,并且可以将数据回传至上位机进行观察分析,解决传统总线网络中传输速率受限等问题,同时提升总线网络的可靠性,满足任务要求。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野战干线节点通信网(以下简称“干线网”)的实际组织运用入手,分析了影响干线网组织运用的主要因素,提出了量化这些因素的方法和量化值,并根据面向对象的分析设计原则,进行了数据类型抽象和类层次模型的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