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199篇
  国内免费   7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7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61.
目前,我军对空情的报知,仍采取方格坐标指示空中目标信息的方法,对于远距离目标一般使用九九方格坐标进行目标指示.在研制防空指挥控制系统时,必须考虑如何将指示目标的网格坐标转换到适当的坐标系统内,以便进行相应处理.根据地面防空武器坐标系的设置方法和防空作战实际,提出了网格坐标转化为雷达测量坐标的工程化算法,实践证明,算法完全满足工程研制需要,可大大提高指挥效率.  相似文献   
262.
263.
研究了球坐标系中目标状态估计问题,应用一种新型非线性滤波器设计了目标状态估计器,选择了机动目标“当前”统计模型作为目标加速度模型,对所设计的状态估计器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估计器具有令人满意的性能。  相似文献   
264.
射频仿真系统是一种半实物仿真系统。由于阵列式射频目标仿真器及三轴飞行转台的引入,使射频仿真系统的坐标转换变得比较复杂,而且往往容易使人产生空间几何概念的混乱。本文从实验室坐标系与制导系统坐标系的对应关系出发,阐明有关建立倾斜惯性坐标系的基本概念,并以此坐标系为媒介,推导了射频仿真系统中若于重要参数的坐标转换公式。  相似文献   
265.
为了在精密装调过程中对导引头伺服机构的动态特性进行准确预测,采用理论建模的方法确定了轴承微量装配参数与伺服机构谐振频率的定量关系。基于Hertz接触理论,建立5自由度轴承刚度模型,并将微量装配误差对轴承刚度矩阵的影响进行建模和分析;采用Timoshenko梁理论推导弹性阶梯轴单元矩阵,并确定系统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求解方法;采用MATLAB/GUI建立伺服机构谐振频率分析系统,并搭建实验系统对理论模型进行验证。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分析方法可以对轴承的微量装配误差引起的谐振频率变化进行比较准确的计算,解决了目前伺服机构精密装调过程中动态特性预测的难题。  相似文献   
266.
卫星平台颤振条件下,推扫式高分辨率光学影像成像往往产生扭曲,从而影响影像的定位及信息提取精度。针对当前颤振下影像成像扭曲补偿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线加速度计测量平台颤振下的稳态重成像模型实现高分辨率卫星颤振扭曲影像的重建。采用受平台颤振影响而扭曲变形的高分某型号卫星全色影像数据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线加速度计可以有效检测并测量出平台的颤振,设计的颤振影像地面重建模型可以有效提高光学影像成像质量,补偿后影像扭曲变形现象明显消除。  相似文献   
267.
在建立曲线合成孔径雷达回波信号稀疏表示模型的基础上,基于压缩感知采样矩阵设计的不相关原则,给出了曲线孔径优化设计的评价准则,并利用基于全局优化的基追踪方法实现了目标三维特征提取。仿真结果验证了孔径优化评价准则的正确性和基追踪方法在目标特征提取处理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68.
国际     
美国招收飞行学员最低学位为学士,且申请者必须是军官。据报道,美军此次招飞申请者首先要通过"航空选拔系列测试",还要满足一系列身体、心理测试。参试者被要求完成至少3次独立飞行,其中之一还要穿越美国全境。筛选出的飞行员进入航校后,会进行大约20个月的学习与飞行训练。  相似文献   
269.
本文介绍了舰船分布交互仿真系统的体系结构、网上及各子系统采用的坐标系、坐 标转换、姿态转换、时钟同步及时戳机制  相似文献   
270.
《美苏消除两国中程导弹和中短程导弹条约》的失效重创了本就脆弱的国际军控体系,对美俄战略稳定和全球军事安全带来消极影响,国际军控合作和全球军事安全迫切需要重构新的军控体系。本文立足当前国际军控现状,在分析美俄“退约”背后各方战略考量及国际军控面临的挑战,如“美国优先”理念下的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国际军控体系自身的脆弱性和局限性和新军事革命给全球安全增添新的变量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凝聚全球安全共识、以大国责任和义务为基础构建多层次军控体系和以多边军控体系循序推进国际军控进程等措施和建议,以期为推动国际军控合作,建立更为公平、合理、有效的国际军控体系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