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阐述了机载动目标显示(AMTI)雷达自适应控制角度和多普勒响应的方法。这种AMTI技术能为杂波对消提供自适应载机运动的补偿,为天线附近飞机机体的散射提供补偿,并能自适应地使外部干扰源无效。产生控制角度与多普勒响应的自适应加权有三种方法,对这三种方法作了阐述并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2.
103.
具有沉浸显示、智能辅助、自然化人机交互等先进控制能力的新型无人机地面站已成为当前无人机控制领域的研究热点。为分析其中的技术脉络,系统性地梳理国内外一系列无人机先进地面站的功能要点及设计理念,在此基础上从无人机地面站指挥控制的观察—判断—决策—行动回路出发,归纳提炼了其技术体系构成,分析指出了其中的任务环境构建、战场态势沉浸式显示、智能化辅助决策和自然化人机交互等关键技术,并对各项技术的主要研究方法进行了深入剖析,还对无人机先进地面站目前存在的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研判。该研究对新型地面站的研制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4.
利用机制设计理论中的显示原理构建装备成本显示机制,可以破除当前装备承制企业的占优策略,并通过机制约束其选择诚实守信策略,增强军方掌握真实信息能力。构建装备成本显示机制的前提是,应能通过制度设计,使目前承制企业拥有的占优策略消失,让军企博弈有条件进入纳什均衡状态。也就是说,必须加强军方自身的成本估算、事后审核和惩处体系的建设,要让装备成本显示机制能够渗透到装备全寿命过程的各个阶段进行信息搜集和处理,将事前控制与事后监督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05.
介绍现有雷达天线俯仰控制及显示系统的缺点 ,提出采用单片机控制、液晶显示威力图的方式改造天线俯仰系统。同时给出了系统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  相似文献   
106.
战斗机显示系统是在各种环境下(包括夜晚和低能见度时)为飞行员提供有关飞行、目标、战术以及武器瞄准等信息的系统,它可以辅助飞行员完成作战任务。先进的显示系统可以增强飞行员的态势感知能力、提升战斗机的作战能力.因此战斗机显示系统的发展一直受到重视。早期的陀螺稳定瞄准系统直到20世纪50年代,战斗机装备的还是陀螺稳定瞄准系统。这种系统的优  相似文献   
107.
数字     
《环球军事》2008,(19):4-4
45%美国五角大楼9月4日宣布,本财年美国政府的海外军售总额将达到约340亿美元.比前一年增加45%以上。本财年传统武器的最大政府买主是阿富汗、沙特阿拉伯.摩洛哥、埃及和伊拉克。美国2008财年将在本月底结束。数据显示.2007财年美国海外军售总额为233亿美元.而2006财年的数据是21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08.
《军事史林》2010,(1):36-36
在新中国诞生60周年之际,民政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有姓名可考的烈士共175万余人。然而,据估算,仅在革命战争年代牺牲的先烈就有约2000万人。  相似文献   
109.
随着未来战争向网络信息化、联合一体化趋势演进,针对探索装甲装备智能感知与操控的途径和方法,介绍了头盔显示系统的概念与组成,描述了其在军事领域的发展历程、技术路线,重点梳理了近年来外军基于头盔显示实现装甲透视的研究成果,深入分析其技术特征,探讨未来实战运用中需攻克的难点及未来集成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0.
军转民技术     
《中国军转民》2013,(4):76-77
【技术简介】液晶显示材料属新型光电功能性材料,是液晶显示器最为关键的功能材料,直接决定了液晶显示器的显示质量、响应速度、使用温度、使用电压及可靠性等重要性能。该单位已在彩色液晶显示材料可靠性测试方法、质量控制标准、提纯方法、混合液晶灌装测试等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建立了彩色混合液晶研究开发平台和批量试制生产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