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9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3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81.
182.
针对长期以来靶场鉴定试验中红外探测跟踪设备主要性能指标难以评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非典型环境条件下的小样本试验数据进行指标参数评估的方法.通过对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的分析,结合红外探测跟踪设备的战术指标和工作特点,建立了红外探测跟踪设备偏最小二乘回归单指标评估模型,并通过实例分析表明了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3.
迈向深空     
《国防科技工业》2011,(4):47-49
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不竭动力,深空探测将逐步揭开浩瀚宇宙神秘的面纱。深空探测是指探测器在以地外天体为主引力场环境下开展的探测活动,当代的深空探测主要是对太阳系的探测。人类对太阳系的探测,始于上世纪50年代末,从1958年美国发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开始,逐渐发展到对地球邻近的行星(火星与金星)、其他行星、各类小天体以及太阳和行星际空间太阳风的探测。  相似文献   
184.
高科技时代的基本特征是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教育等各方面都需要依靠高技术系统支撑。人类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已经进入陆、海、空、天和电磁的五维领域。太阳电磁风暴是电磁领域的巨大灾害源,成为高科技时代面临的重大环境和灾害问题。一旦瘫痪了高技术系统,会给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安全带来巨大灾害。  相似文献   
185.
嫦娥二号成功绕飞拉格朗日L2点,使我国成为继美国、欧空局之后第三个在这一点上进行空间探测的国家和组织,也是我国第一次进行一次发射、执行多个任务、开展多个目标探测的有益尝试。5月20日,嫦娥二号成功完成对月球两极摄像,实现了高分辨率月图的完  相似文献   
186.
1978年第一颗拉格朗日点卫星国际探测者三号发射成功开始,拉开了拉格朗日点开发利用的序幕。近年来,拉格朗日点的应用已成为国际空间探测热点,多颗该类卫星相继发射成功。  相似文献   
187.
今天,我怀着身为美国人的高度自豪感和身为人类的谦恭心情,向你们说一句从前任何人都无权说的话:我们在月球上散步了。但是,在宁静海基地留下的脚印,不仅是属于阿波罗十一号的全体太空人的,同时,也是属于全世界人民  相似文献   
188.
为对多传感器协同探测效能进行准确、可信的评估,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的效能评估方法.依据多传感器协同探测目的选取效能评估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效能评估指标体系,利用经验值进行各指标权重赋值,并通过熵权法对各指标权重进行综合计算,最后得到效能评估值.算例验证表明,该方法能够进行全面、客观的效能评估,减小了主观因素干扰,对多机传感器协同探测的研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9.
针对多舰艇协同被动探测超视距目标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纬度差异对多舰协同被动定位目标精度的影响,并通过仿真手段计算不同纬度下多舰协同被动定位目标的精度变化情况.结果显示,该方法在中低纬度对目标的位置解算精度较高,可为被动超视距条件下多舰协同进行目标位置解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0.
反潜巡逻机与无人艇协同反潜作战可以发挥两者的互补优势、大幅提高反潜效能,是未来反潜作战的重要方式.针对反潜巡逻机与无人艇反潜能力特性,提出了在应召反潜中使用被动声纳浮标与艇载主动声纳组成的多基地声纳系统搜潜的思路.以无盲区探测区域有效覆盖目标散布区域为目的,分析多基地声纳的阵型设置、计算重要参数、论述平台的航路规划问题,最后利用实例分析证明了应召反潜中艇-机协同声纳搜潜设想的可行性,对有人/无人平台协同反潜作战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