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15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51.
实践证明,坚持勇于探索、敢于超越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求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航天事业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2.
作为一名直接参加"嫦娥一号"卫星研制任务的航天科技工作者,此时此刻,我感到无比激动、十分自豪。"嫦娥一号"卫星是一个全新的航天器,也是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五大系统中最为核心的系统。面对技术难题多、研制时间紧、风险大、队伍新等一系列挑战,我们紧紧瞄准当今国际深空探测技术前沿,高起点设定卫  相似文献   
53.
回:探月的飞越——九天揽月之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月球进行探测,去不易,回更难。在几十万公里外的太空,一个细节上的失误就可能导致有去无回,这就是探测太空的严峻挑战。不过,面对这种挑战,人类的回答是:决不停止探索的脚步!  相似文献   
54.
美国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1970年曾说:“我完全确信,在我们的有生之年,我们会拥有这样的基地”。  相似文献   
55.
吕德胜 《中国民兵》2007,(10):60-61
在比原定时间延后了5年之后,日本重达3吨的“月亮女神”绕月探测卫星终于在9月14日上午从日本南部种子岛宇宙中心升空,开始了为期一年的探月之旅,而这只是涌动全球的“探月热潮”中的一朵浪花。  相似文献   
56.
林臻 《国防》2014,(2):79-82
2014年1月25日,正在月球表面雨海西北部虹湾工作的中国月面巡视探测器(即玉兔号月球车)控制机构出现异常,互联网上由某科普网站主办、一直以第一人称进行实时报道的微博账号"@月球车玉兔"也说:"啊……我坏掉了……有可能熬不过这个月夜了……"事件牵动了地球上关心航天事业的每一个人的心。作为中国第一个在月球表面软着陆的月球探测器,嫦娥三号和玉兔号已经刷新了历史。回顾人类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历程可以看出,没有哪个国家的探月活动是一帆风顺的,但人类依然遥望月球,向地球唯一的卫星发起一次次冲击。  相似文献   
57.
<正>12月7日,在成功将中巴资源04星送入预定轨道后,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顺利完成第200次发射,中国成为继美俄之后世界上第三个独立完成双百次宇航发射任务的国家。这表明,我国进入空间的能力迈上新台阶,中国航天开启了产业化发展的新时代。运载火箭是一个国家开展宇航活动的基础,其技术是衡量一个国家空天活  相似文献   
58.
地月转移轨道设计是探月关键技术之一,微分校正法是公认的解决非线性迭代问题的有效方法。针对探月任务中地月转移轨道设计精度高、计算速度快等要求,提出一种改进的微分校正快速设计方法。该方法基于DE405/LE405星历数据下日、地、月和地球J2项摄动真实轨道动力学模型,推导了近月点和入轨点设计参数偏导数关系,在积分轨道状态量的同时积分微分校正矩阵,用积分得到的准确微分校正矩阵求逆,快速迭代得到轨道设计结果。仿真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设计地月转移轨道收敛速度远优于同等精度动力学模型—序列二次规划算法。  相似文献   
59.
月球返回舱再入制导律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以接近甚至超过第二宇宙速度再入地球的登月飞行器制导任务,研究了满足热流、过载、落区等约束的返回舱再入制导律。月球返回舱是低升阻比弹道升力式再入飞行器,控制策略是改变倾侧角的符号和大小。倾侧角大小的确定转化为一个单变量非线性方程求根的问题,倾侧角符号的确定依倾侧反转逻辑来满足横向走廊,其中横向走廊设计成速度的函数。通过综合偏差的Monte Carlo仿真评价制导算法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制导的纵向标准偏差在30km左右,横向标准偏差小于5km。此外,分析了影响滚转速率的因素,给出了调整反馈增益系数和减小滚转速率及制导精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60.
根据路透社华盛顿2004年1月18日电报导,美国总统布什在国家航空和航天局(NASA)总部,公开宣布开发月球和火星的计划,这一雄心勃勃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有的人激动,人类前往其他星球的旅游之行,已不再是梦想;有的人则担忧,美国向太空军事化迈出了巨大步伐,世界形势将会更不安宁;还有的人认为在月球上开发新能源,世界面临能源日益枯竭的危机从此有望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