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9篇 |
免费 | 21篇 |
国内免费 | 10篇 |
专业分类
25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9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7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15篇 |
2015年 | 9篇 |
2014年 | 7篇 |
2013年 | 15篇 |
2012年 | 17篇 |
2011年 | 17篇 |
2010年 | 15篇 |
2009年 | 15篇 |
2008年 | 15篇 |
2007年 | 13篇 |
2006年 | 9篇 |
2005年 | 7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张薇;崔浩;高振国;郭锐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2024,(9):1-8
为了获得破片以不同入射角撞击不同曲率半径裸药柱的冲击起爆判据,以Held提出的判据为基础,考虑破片入射角和裸药柱曲率半径2个因素,采用Autodyn软件对球形破片撞击裸药柱的过程展开了数值仿真计算,得到了30种工况下炸药装药的临界起爆速度,获得了破片入射角、裸药柱曲率半径对炸药临界起爆速度的影响规律,通过Matlab软件拟合得到修正项,建立了关于破片入射角和裸药柱曲率半径的炸药临界起爆速度修正判据。结果显示建立的修正判据和数值仿真结果吻合较好,表明该修正判据可以较好地预测裸药柱的冲击起爆条件。 相似文献
232.
对任何仿真系统,只有在保证一定可信度的基础才具有实用价值。在文(Ⅰ)战损仿真原型系统的基础上,结合经济性和可行性的权衡分析,提出了装甲装备战损仿真系统的修正策略。进行了典型条件下的杀伤力参数试验,利用神经网络技术修正BAD参数经验值和试验值的误差,然后将训练完成的神经网络模块嵌入在P ierc ingA gen t中,实现对BAD模型参数的动态修正。最后,进行了仿真试验,并利用实战数据和全尺寸物理实验数据进行了仿真系统的有效性验证。研究成果为装甲装备战损或具有类似特征系统的仿真提供了一种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
233.
234.
235.
针对脉冲修正弹箭的控制方法问题,探讨了一种基于快速弹道预测的弹道末段控制方法.在一定假设下,对三自由度质点弹道方程组进行解析求解,得到一组精度较好的弹道诸元解析模型;基于该解析模型,提出一种通过估算剩余飞行时间进行快速弹道预测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配的脉冲控制参数(脉冲作用方位、脉冲作用个数)的确定方法.以某脉冲修正弹为研究对象,采用Monte Carlo打靶法,在一组相同扰动源条件下分别对无控和有控弹道进行了数值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可有效提高脉冲修正弹的落点精度,有控落点圆概率误差比无控落点圆概率误差减小80%以上. 相似文献
236.
237.
通过理论分析给出了正确的蒸发波导A模型大气修正折射率廓线式。利用试验中采集的数据,分析了实测数值与A模型计算结果的差别,结果表明:A模型在不稳定层结条件下预测的波导强度偏差的均值要低于在稳定、近中性和中性层结条件下的结果,但偏差标准差却大于其他层结情况。同时,数据还显示了在不同气、海温差条件下,高度增加时实测大气修正折射率值与A模型值之间的偏差均值代数值和标准差代数值都有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238.
239.
240.
一维弹道修正弹气动力计算方法和射程修正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弹箭密集度,采用阻力修正原理进行纵向距离修正是一种低成本的一维弹道修正技术。基于牛顿流理论和风洞实验数据提出了一维弹道修正弹阻力环机构的扩增阻力系数计算方法,通过对不同阻力环结构的气动力数值计算分析,得到阻力环外露高度对扩增阻力系数的影响远大于安装位置等结论。建立了一维弹道修正弹的数学模型,对阻力环机构在飞行弹道上不同位置处作用对应的射程修正量进行了数值计算和炮射试验对比,计算弹道结果和实测弹道结果基本一致。表明提出的一维弹道修正弹阻力环机构的扩增阻力系数计算方法和射程修正量计算数学模型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可作为该类弹箭的弹道设计工具。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