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8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91.
基于D矩阵的舰船电子装备综合诊断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舰船电子装备综合诊断实现要求,提出一种基于故障-测试依赖性关系(D)矩阵的综合诊断方法,利用同一D矩阵分别完成对舰船电子装备的测试性分析评估、测试诊断需求分配、诊断测试序列生成和诊断信息的共享,实现舰船电子装备综合诊断各过程诊断信息模型的一致.该方法已在某舰载电子装备综合诊断实现中得到验证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2.
据俄新社报道,俄罗斯第一艘21820型登陆艇“儒艮”号(“Дюгонь”)已于日前正式下水,目前正在开展入役前的各种测试工作。据称,由于21820型登陆艇采用了“人工空泡式艇底”和局部隐形的设计安排,同目前俄罗斯海军主要装备的11770型高速登陆艇相比,不仅具有航速高、航程远、适航性佳等特点,而且全艇的雷达信号特征也更低。  相似文献   
193.
据俄新网11月10日报道,即将投入量产的ВПК-3927型“狼”式装甲车正在进行紧张的最后测试工作,未来几年内将成为俄军特种作战的主要装备。ВПК-3927型“狼”式多用作装甲车,由俄罗斯汽车行业领军企业嘎斯(GAZ)集团下属的军事工业有限公司设计.  相似文献   
194.
为了定量分析火控系统测试性改进设计后,增加的测试模块对系统可用性的影响,本文运用动态故障树方法对系统可用性进行了分析判别,并运用随机Petri网建立了故障树的仿真模型,通过仿真实验得出了系统增加测试模块前后的故障率和可用度指标的动态变化曲线。结果表明,测试模块的介入使得系统可用性提高,所进行的测试性改进设计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95.
很多人表示,早上不喝一杯咖啡,感觉大脑就无法正常工作。然而英国《每日邮报》近日报道,美国《神经精神药理学》杂志刊登一项最新研究宣称,咖啡因的刺激作用可能是一种错觉。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测试了379名志愿者,禁止他们咖啡因摄入16小时之后喝咖啡因饮料或安慰剂饮料,并接受相关反应测试。  相似文献   
196.
在ADAMS(Automatic Dynamic Analysis of Mechanical Systems)中搭建薄壳箱体的刚柔耦合虚拟仿真模型,进行动态响应仿真分析。在相同试验条件下,搭建薄壳箱体动态响应试验台架,并进行动态振动试验。利用Q-400非接触式测试系统测量台架试验结果。对比仿真分析和试验测量结果,验证了仿真分析模型的准确性和计算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7.
改变传统的炮射导弹武器激光控制和火炮发射系统动态参数的测试模式,基于计算机总线技术、高速图像采集与处理技术以及激光阵元探测技术,设计了炮射导弹武器动态参数综合测试系统。详细介绍了系统的设计方案及其工作原理。该系统在野战条件下可对多种型号炮射导弹的性能进行动态参数测试及评估。  相似文献   
198.
相对传统顺序测试技术,并行测试技术可大幅提高测试性能及质量。针对现役保障装备特别是测试设备使用过程中表现出的通用性差、种类繁多、综合化差和集成度低的问题,以"通用化、小型化、系列化"为目标,研究了并行测试技术和网络测试适配技术,提出基于网络化并行测试的航空装备测试新架构,该架构解决了外场保障规模大、保障效率低、保障资源浪费、无法满足快速机动保障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9.
根据缩比模型,建立缩比红外成像实验测试系统,对水下航行体的体积、航行深度、运动速度、尾流排放等进行缩比设计,设计多种实验工况,可实现缩比目标模型红外尾流的静态和动态测试。一方面明确红外尾流的可探测性,另一方面掌握红外尾流可探测性的影响因素以及红外尾流的变化规律,为下一步工作奠定基础。缩比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区域灰度均值和均方差的起伏变化可有效探测水下航行体水面尾迹。  相似文献   
200.
《国防科技工业》2008,(3):F0004-F0004
北京航天测控技术开发公司是航天科工集团直属的高科技企业,是我国航天自动化测量与控制预先研究技术总体和研究开发单位、总装备部通用测试技术专业组挂靠单位、国防科工委测试专业组主要成员单位。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的测控中心和武器装备测试维修保障中心。在总装备部、国防科工委及航天科工集团公司领导下,负责我国国防测控技术有关预研项目的技术抓总和研究开发,负责编写了我国航天“七五”至“十一五”自动化测量与控制技术预研发展战略规划,并承担了数百项总装备部、国防科工委和航天测试技术研究与开发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