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数字调制信号的神经网络识别方法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数字调制信号的人工神经网络识别方法,从信号幅度、相位、频率及功率谱等特性中提取五种特征参数,用于训练神经网络对数字调制信号的识别。采用神经网络,不仅可提高识别的智能化,而且能提高正确识别率。  相似文献   
142.
为研究星载光学遥感成像系统的复杂性,由复杂系统的基本特征与系统研究的基本原则出发,通过对成像全链路流程的分析,确定光学遥感成像系统的复杂性来源及其表现形式。建立星载光学成像的数学模型,以系统重要参数——调制传递函数为基点,通过正过程建模分析和逆过程测量计算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了系统复杂性研究的基本原则,即还原论与整体论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过程。由正、逆过程的对比分析,一方面阐述了系统性能与各个环节参数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又由正则化盲反卷积的方式得到图像中真实的调制传递函数。二者相辅相成,既能通过补偿系统复杂性因素影响提升系统性能,又能进一步指导系统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43.
针对脉冲多普勒(PD)雷达通过测量回波信号多普勒频率检测目标移动速度这一特点,为提高假目标逼真程度和干扰效果,提出移频旁瓣干扰并列举了3种干扰策略。该干扰方法基于数字射频存储(DRFM)的旁瓣干扰技术,结合真实目标运动特点与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DDS)产生多普勒频率的原理,通过理论计算产生与假目标精确匹配的信号幅度和多普勒频率。经过软件仿真,得出不同干扰策略的假目标形成的虚假航迹和多普勒频率变化趋势,验证了移频旁瓣干扰技术的有效性和实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4.
反射面的倾斜度对RIM-FOS光强调制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反射式强度调制型光纤传感器 (RIM FOS)中光纤轴与反射面的垂直度对光强调制特性的影响问题进行了细致的研究 ,建立了相应的数学建模 ,给出了反射面在不同倾斜角时的光强调制特性曲线及特性参数的定量计算结果 ,并据此提出光纤轴应与反射面垂直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5.
本文对双差分对集成模拟乘法器在单端输出的情况下,实现AM调制,DSB调制及AM调制的调幅度Ma进行全面分析和验证。应用所得的结论可以使双差分对集成模拟乘法器,在输入信号电压满足要求的条件下,实现AM调制,DSB调制,其方法简便而实用。故在工程上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6.
本文在分析了研制多速率/多制式卫星通信终端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该终端的模块化设计方案,并就终端内三大模块的数字化实现进行了较详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7.
148.
本文分析了相位调制信息及其统计特征值在故障识别中的作用,并探讨了利用信号逼近方法近似地提取相位信息的数学过程。  相似文献   
149.
本文首先简要叙述了通信的发展史,然后指出了现代数字调制解调技术是隐性抗干扰技术。文中分析了多音并发和单音串发数字高速调制解调技术的抗干扰性能。重点讨论了短波TCM数字高速调制解调技术的抗干扰豚实现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50.
磁浮列车感应无线通信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感应无线通信是一种新型的通信方式,它既有别于有线通信,又不同于无线通信,在轨道交通和军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重点探讨了感应无线通信的基本原理和电磁感应通信的特点,分析了电磁感应通信中的调制和解调的方法,同时给出了系统的具体实现电路。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磁浮列车的发展情况,提出了适合现阶段的磁浮列车通信的方案,并介绍了相关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