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看过老电影《翠岗红旗》的人都会对影片所描述的红军长征后留下坚持斗争的人们充满敬意,也会对影片中的大恶霸地主、“铲共团”团长“萧镇魁”深刻印象,而他的原型之一就是井冈山地区臭名昭著的反共刽子手萧家璧,也是毛泽东早年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遇到的拦路恶狗,他不仅疯狂地与红色政权为敌,而且在红军撤离井冈山后又对红军伤病员和当地民众进行血腥屠杀,成为血债累累的“萧屠夫”。  相似文献   
42.
“五四”运动以来,反帝反封建、争民主争自由的戏剧活动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当时有两支戏剧大军:战斗在国统区的抗日救广演剧队和活跃在苏区的剧团。而红军队伍中的戏剧活动,又是整个苏区文艺运动的重要部分。1927年冬至1935年底,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领导了轰轰烈烈的戏剧运动。  相似文献   
43.
在我军革命战争时期的通信发展史上,无线电通信始终是保障指挥与协同的主要手段,同时,有线电通信也在保障指挥与协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红军时期,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高度重视和指导创建的川陕革命根据地有线电通信网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一、川陕革命根据地有线电通信网建设规模可观1932年10月,徐向前率领红四方面军主力撤离鄂豫皖根据地,经过两个多月艰苦转战,摆脱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到达陕南。12月,翻越冰雪覆盖的大巴山,迅速解放通江、南江、巴中地区,创建了著名的川陕革命根据地根据地全盛时期,东起城口,西…  相似文献   
44.
永新学生队     
1951年年初,时任新疆军区二十二兵团九军二十五师政委的贺振新回到阔别近20年的家乡江西永新。他受上级的委托,通过永新县委、县人民政府,动员这个老革命根据地的知识青年参军,到祖国边陲开发建设新疆、保卫国防。  相似文献   
45.
抗战时期,陇东根据地的政治动员始终走在陕甘宁边区的前列,成为边区社会动员的成功典范。陇东抗日根据地实施的文化政策不仅提高了民众文化水平,而且传播了中共所倡导的意识形态和社会价值观念,使该地区民众的民族、国家意识空前提高。中共通过对陇东地区民间文艺的改造,从而顺利完成了对乡村基层政权的重构,使中共和民众在政治上保持了高度的统一。  相似文献   
46.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武装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随后,我党在各地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创建了农村革命根据地。但因各根据地之间缺乏联系,以至于部队的番号出现了重复使用的现象。其中,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就先后组建了五支,  相似文献   
47.
中国人民解放军已走过了80年的光辉历程.80年前,在中国革命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中国共产党人毅然领导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和其他数百次武装起义,创建了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走上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相似文献   
48.
每年清秋9月,金风起处,吹动离情别绪;四师暨淮北同志情思涌动,缘系新四军第4师暨淮北抗日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彭雪枫将军生辰忌日均在此间.  相似文献   
49.
冯都 《军事史林》2007,(8):53-59
袁文才与王佐,是井冈山两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俩原是立志救贫的社会叛逆者,一跃成为井冈山的“山大王”,又神秘般地双双加入了共产党,踏上了甘愿献身革命的壮烈征程,在而立年华倾其全力,为点燃井冈星火,创建中国第一个革命根据地,做出了卓越贡献,赢得了毛泽东“这两个人对革命有很大功劳”的赞誉。但是,正当他们横刀立马,大展宏图之时,传来中央一条极“左”政策,加上土、客籍矛盾激化,两位铮铮英雄好汉,竟成为我军最早被错杀的将领。  相似文献   
50.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太行抗日根据地从垂髫稚子到耄耋老人都担负起守土抗战之责,其中奋战在最前线的青年尤为出色。中共对青年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动员,组织各类文艺活动来增强青年的参军意识,采取有效手段来激发青年的参军热情,开展不同活动和斗争来保障青年利益,发挥各个类型模范的示范作用来带动青年投身参军。通过精神鼓动与物质激励双管齐下的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广大青年的抗日积极性,根据地形成上前线光荣的社会风尚,为八路军输送了大量优质兵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