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7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63篇
  2013年   195篇
  2012年   220篇
  2011年   197篇
  2010年   203篇
  2009年   177篇
  2008年   204篇
  2007年   127篇
  2006年   142篇
  2005年   189篇
  2004年   141篇
  2003年   126篇
  2002年   180篇
  2001年   184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7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1.
一、军事人力资本的投资与存量研究“投资是一定经济主体为了获取预期不确定的改善而将现期的一定收入转化为资本。”人力资本投资也是一种投资,同样适用于国防经济领域。用于提高军人素质的投资,同用于武器装备现代化的投资一样,对提高部队战斗力、加强国防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2.
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曹刚川去年11月在珠海航展视察期间表示,一批解放军新式武器装备将于下届航展亮相。珠海航展组委会也透露,下届航展开辟的解放军装备展区将亮相一批防务兵器,以改变现有航展办展形式,丰富办展内容。从这一简短消息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国防务装备展示平台将发生变革。  相似文献   
33.
尽管经过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等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的推动,新军事变革出现加速发展的趋势,但是,世界各主要国家的武器装备发展无不坚持走研发与改造并举之路。  相似文献   
34.
通过介绍各国在高能固体推进剂技术方面的研究现状及今后的研究方向,说明了高能固体推进剂在国防科技领域得到了高度的重视和广泛的关注。并依据高能固体推进剂在现代武器装备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及未来高技术战争对武器的要求,阐明了高能固体推进剂有待发展的关键技术和研究方向,发展的内涵在于重视知识创新、加强技术创新和推进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35.
武器装备采购制度改革是促进军民结合、加快武器装备发展的必要条件。对国外武器装备采办制度改革进行跟踪研究,会对我国在这一领域的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6.
在归纳经济可承受性思想含义的基础上,给出了装备经济可承受性的数学模型,并对其特征和实践指导作用进行了分析。重点研究了经济可承受性在武器装备综合评价和武器装备建设中的应用。本文给出的提高经济可承受性的具体方法,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37.
从武器装备的综合保障工作出发,概述了武器装备备件的涵义及分类,分析了武器装备综合保障的重要参数及影响战备完好性的重要参数战备保障率,并针对几种典型备件类型,提出了与之对应的备件需求量预测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38.
武器装备动员在国防建设中具有突出的地位和重要作用。在武器装备动员工作中坚持科学发展观,要顺应新军事变革要求,突出创新,实现武器装备动员战时有保障和持续发展。本文首先阐述了新时期我国武器装备动员的特点及战略目标,总结了由于国家总体科技水平、国防投入、管理体制等影响我国现阶段武器装备动员发展的若干问题,并就贯彻落实国家"十一五"规划要求,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武器装备动员发展创新工作,武器装备动员工作要按照"平战结合、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方针,创新武器装备动员模式,采取切实措施,把武器装备动员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总体发展规划,提高快速动员能力。  相似文献   
39.
本文对GJB 5377-2005《航空炸弹第Ⅱ重量级通用吊耳规范》的编制过程进行了介绍,主要从项目的论证分析、结构确定、试验验证等方面进行了说明。阐述了“通用吊耳”可同时适用于“北约”和“华约”两种悬挂体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40.
本文提出了基于信息的军事代表质量监督的概念,介绍了信息在质量监督工作中的作用和意义,分析了质量监督信息的内容、分类、特点及传递过程,详细阐述了基于信息的军事代表质量监督工作模式及主要内容,对建立质量监督信息管理系统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