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徐昕 《政工学刊》2010,(8):66-67
我生过半,虽不稂不莠,但所读之书却不算少。近日,再次仔细翻阅《毛泽东书信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12月版;这是我平生所读次数最多的一本书,至少读过10遍了)。对毛主席那种严以自律,不徇私情,“公交以公交论,私交以私交论”的做法,真切由衷地感到景仰和钦佩!  相似文献   
12.
他叫俞梦孙,75岁高龄。高吗?40年前,为了研究弹射状态下人的脊椎动态,他提出"动态响应"理论,运用模拟计算机计算出所有数据,最后自己坐上了弹射火箭,亲身试验:10年前,为了测试人的常态食道压力,两个试验人员一听说要把粗管子从鼻孔塞进胸口,吓得夺路而逃。于是,他自己给自己鼻孔灌管子;  相似文献   
13.
王音 《东北后备军》2005,(12):37-37
“……歌声飞到北京去,毛主席听了心欢喜,夸咱们歌儿唱得好,夸咱们枪法数第一。咪索啦咪索,啦索咪多来……”这轻松明快的旋律,亲切感人的歌声,在我牙牙学语,五音不全的时候,就融进了心田,常常哼唱在嘴边,当我在穿上军装,成为一名军人时,听到战士们唱得最多,  相似文献   
14.
刘金来 《政工学刊》2010,(10):13-15
重字习、抓学风,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早在1942年,毛主席就把端正学风看作是达到革命目的的“第一个重要的问题”。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在大力倡导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当下,端正学风、改进学风,对各级机关来讲,尤为重要,十分紧迫。  相似文献   
15.
杨华 《兵团建设》2009,(24):54-54
井冈山时期.毛泽东提名罗荣桓为红四军前委委员并建议任命他为第二纵队党代表。毛主席说:“为什么让他当党代表呢?就是因为他老实。”1958年成都会议期间,毛主席对罗荣桓的爱人说道:“还是我说的对吧.罗荣桓可是老实人呀!我喜欢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  相似文献   
16.
1958年秋天,台湾海峡两岸的局势愈来愈紧张。在美帝国主义羽翼下的国民党反动派不断派出海空军对大陆进行军事挑衅。我海军航空兵在毛主席、党中央,中央军委和海军、海航党委的领导下,打了一场场漂亮的海空保卫战。敌人在哪里出现,我们就在哪里打,从浙东打到青岛,从青岛又打到福建,从浙江、福建又跨空域远程作战,打到海南上空。从打性能优越的美制蒋机开始,到直接在海南岛上空打美帝国主义的高空无人侦察机,有人侦察机和战斗机,打出了军威国威,最后打得敌人不敢来了,为人民共和国打出了一片和平宁静安全的海天。毛主席称赞他们打得好,并亲切地接见了有功人员。  相似文献   
17.
近50年学雷锋活动薪火相传,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健康成长。雷锋做人立行堪称楷模,应效而仿之,学而做之,推而广之。正确的思想和言论,只有真正落实到行动才更有意义。雷锋在立魂、立言和立行上高度统一,他确立了先进的思想,  相似文献   
18.
段天杰 《国防》2012,(10):74-75
我们在瓦窑堡"中国抗日红军大学旧址"寻根溯源、追昔抚今,每一孔窑洞教室都让我们流连忘返,每一幅历史图表和照片都引发我们的思考…… 我们在延安"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纪念馆"看展览、听讲课,全面学习了解抗大的战斗历程和辉煌业绩,我们对举世闻名的抗大,充满崇敬之情. 抗大从诞生之日起就承担着挽救民族危亡的历史重任.早在抗战全面爆发前夕,毛主席就敏锐地意识到,"要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争取抗战胜利,就必须大大的增加抗战力量……其中最好最有效的方法是办学校培养抗日干部".  相似文献   
19.
李民 《政工学刊》2011,(7):10-11
我团前身是秋收起义主力部队之一,被称为秋收起义红二团。1927年"三湾改编"时,毛主席亲自在我团"红一连"发展了6名党员,建立了全军第一个党支部。84年来,我们大力弘扬"支部建在连上"光荣传统,经受了历次战争洗礼、  相似文献   
20.
1935年深秋,三连随红四方面军二十八团长征,路过四川嘉宾草地时,副连长李玉胜在极度艰苦的情况下,主动将失散的29名伤病员收拢起来,成立临时党支部,克服种种困难,胜利走出草地,最终回到党中央和毛主席身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