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0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7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117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人物名片】梁子,16岁当兵,中国第一位深入非洲部落进行人文调查的女摄影师。2002年拍摄的《房东先生》,获得中国电视学会年度最佳电视纪录片金奖、2006年第二届卡塔尔半岛电视台国际电视节铜奖。2008年当选英国《TIMEOUT》杂志创刊40周年中国40位人物之一。2012年荣获《户外探险》中国第六届金犀牛户外影像大奖。出版书籍《一本打开的日记》《独闯非洲高山王国》《西非丛林的家》《红海大漠》《我的非洲部落》《非洲十年》等。  相似文献   
102.
一段远去的历史最近又回到了公众的视野之中,起因是一部电影《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和近期的时局。1894年9月17日中午时分,北洋舰队旗舰"定远"号开始向日舰射击,甲午海战就此爆发,这场海战以及前后接续的整场中日甲午战争彻底改变了两个国家的命运。然而这么一场宏大的战争,中国方面其实根本没做好准备,以海战场为例,  相似文献   
103.
张艳 《现代舰船》2012,(8):48-51
许多海军爱好者都设计过自己的"潜水航母"。实际上,搭载飞机的潜艇在历史上出现过,而且还不止一级。本文介绍的正是曾被称为"潜水航母"的日本海军Ⅰ-400型潜艇,它曾是世界上最大的潜艇,而且这个世界纪录保持了十几年之久。二战期间,Ⅰ-400型潜艇不过是昙花一现,没有留下任何值得称道的战绩,但其独特的、令人叹为观止的设计还是值得我们仔细回顾和品味的。  相似文献   
104.
地处中原腹地的河南省中牟县,当年曾是曹操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官渡古战场。如今,在这片古战场遗址上,县委书记崔绍荣用一颗关心支持国防建设的火热心肠,带领全县72万人民谱写出一曲新时期的爱军强武、富县强兵之歌。  相似文献   
105.
AK47是世界使用最广泛的轻武器,几乎是有战争的地方就能看到AK47。最常见的场景就是一群人手里拿着一支AK步枪,身上带着几个弹匣,就冲向战场。那么作为苏联制式步兵武器的AK47步枪,苏军士兵身上除了一支枪外,还有些什么东西呢?  相似文献   
106.
水下作战网络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先介绍了国外水下作战网络研究的发展现状,详细阐述了美国水下作战网络的研究成果,并简要介绍了我国在水下作战网络研究方面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水下作战网络的概念和网络模型,分析了水下作战网络的特点、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拓扑结构、网络协议,然后指出了构建水下作战网络面临的困难,及我国应着重突破的技术难点,希望为接下来的具体研究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107.
针对目前海战场信息系统的不足,引入时空数据技术对战场数据建模,并支持设计了海战场时空数据库原型系统.对系统要求的时空查询问题进行归纳,结合海战场数据特性加以分析,为后续的索引建立提供了依据.3D R-tree相较现有的其他时空索引更适用于海战场的环境,并通过扩充部分的弥补了其检索效率的不足.  相似文献   
108.
为解决通信设备战损等级评定中存在的问题,快速且准确地做出评定,提出了利用BP神经网络进行战损等级评定.在总结战损等级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通信设备战损等级评定神经网络模型.经检验,该模型用于战时通信设备战损等级评定准确度高,具有很强的军事意义.  相似文献   
109.
贾辰琼 《军事史林》2010,(12):55-57
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曾有过这样一句台词:“当时我的士兵用的都是老套筒、汉阳造,膛线都快磨平啦!”的确“老套筒”、“汉阳造”在当时的抗日战场上已是很老的枪了。八路军手中最好的步枪是从日军手里缴获的“三八大盖”,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