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1篇
  免费   146篇
  国内免费   1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711.
筑梦太空的征程任重而道远,加强超低轨道应用研究,是航天强国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阐述了超低轨道卫星技术及比较优势,解析了超低轨道卫星试验情况,探析了超低轨道卫星关键技术,最后分析了作战应用潜力,以期抛砖引玉推动我国超低轨道卫星技术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712.
液体发射药火炮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液体发射药的分类和特点,以及液体发射药火炮的研制概况、发射原理,进而分析了液体发射药火炮的性能特点和发展趋势。认为液体发射药取代传统的固体发射药,具有很高的军事价值,它将应用于未来信息化战争需要的新概念火炮,同时引起新的火炮技术变革。  相似文献   
713.
防务快讯     
北京时间2008年3月9日12时03分,欧洲航天局第一艘自动转移飞行器(ATV)由阿里安-5ES火箭搭载,从法属圭亚那库鲁航天中心发射升空,13时09分,ATV 与火箭分离。此次发射使用的阿里安-5ES火箭能将近20吨的有  相似文献   
714.
15年前,两名高级飞船设计工程师花了足足6个小时,苦口婆心地请求美国宇航局推迟“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的发射。然而,他们的建议未被采纳。第二天,“挑战者”在升空73秒后起火爆炸,整个机组人员全部丧生!最近,这两个工程师终于打破沉默,披露了“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的前因后果。  相似文献   
715.
以冲压发动机为动力的导弹爬升弹道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以冲压发动机为动力的战术导弹的爬升弹道,首先考虑了发动机的特性,对导弹加速爬升的性能进行了系统分析,获得了导弹加速爬升过程中剩余功率和燃油消耗量随飞行状态变化的规律.利用这些规律形成遗传算法弹道优化的初始种群,仿真证明可以高效地收敛获得最优弹道.在优化中综合考虑了飞行时间和耗油量,对不同优化目标的弹道进行了优化和比较.为以冲压发动机为动力的战术导弹的弹道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16.
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中双凹腔对引导氢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中多个凹腔对气体燃料分布的影响,运用数值仿真的方法模拟了引导氢(氢气作为引导气体引燃煤油)的分布情况.从三个方面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首先对比了串联凹腔燃烧室和单凹腔燃烧室中的燃料分布,结果表明后凹腔的存在使得双凹腔燃烧室下游的氢气射流中心更偏向主流;其次比较了前后凹腔同一位置的燃料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前凹腔中氢气在展向方向分布更广,后凹腔中氢气在横向方向分布更宽;最后对比了并联凹腔燃烧室和单凹腔燃烧室内的燃料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并联凹腔对气体燃料的分布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17.
<正>记者:发射"嫦娥二号"的运载火箭有什么新特点、新突破?李聃:我国探月工程分"绕、落、回"三步走,探月二期要完成的是落月,"嫦娥二号"的任务就是为后期的"嫦娥三号"、"嫦娥四号"在月球上着陆进行先期的关键技术验证。对运载火箭来讲,关键技术中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就是地月转移轨道发射技术。以往我国的火箭运行轨道是近地轨道,"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已经发射了32次,都是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发射。"嫦娥一号"也是"长征三号甲"火箭发射的,实  相似文献   
718.
719.
720.
创作交流区     
<正>点评:邵先生绘制的"罗斯福"号航母在构图上很有气势,透视关系把握得也较好,建议将细节的风格统一,分清主次,航母上的结构和设备进一步细化,远处的背景弱化,这样整体的效果会更出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