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2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1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61.
基于后向散射的光尾流探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了基于后向散射的光尾流探测系统,使用该系统进行了实验室环境下的模拟尾流气泡探测实验和海洋环境下的舰船尾流探测试验.结果表明,该探测系统具有较好的舰船尾流探测能力,验证了基于后向蝌散射的光尾流探测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62.
针对雷达波束篱笆空间碎片探测模式,提出了一种估计碎片数量置信区间的方法.对于给定的轨道高度范围,将轨道倾角和雷达散射截面足够大的碎片是否真正穿越波束篱笆这一事件用(0-1)分布来建模,根据所获取的轨道高度数据,得到该轨道高度范围内碎片穿越波束篱笆的平均概率,进而采用中心极限定理估计出该范围内碎片总数量的置信区间.仿真实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63.
1.06μm激光仿真测试中Mie散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室内激光跟踪探测器仿真测试中脉冲激光目标指示信号的发射、传播和探测过程,探讨1.06μm波长脉冲激光大气传输中气溶胶米氏(Mie)散射对激光探测和跟踪的影响规律.通过建立室内气溶胶散射模型,进行激光指示散射信号传输的建模与仿真计算.数学仿真和实际测试数据的对比分析表明,该计算模型具有较高精度,为设计激光跟踪探测器探测和跟踪仿真测试布局和采取减小散射影响措施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64.
由于极化SAR人造目标电磁散射的复杂性,已有极化SAR人造目标提取方法难以完整地提取出感兴趣区域内不同类型的目标.针对这一不足,提出一种基于散射机理分类与方位对称性判决的提取新方法,充分利用目标与杂波在散射机理类型及方位对称性上的差异进行提取.与已有方法相比,该方法对极化SAR图像中不同极化特征的人造目标都有较好的提取性能,提取结果更为完整和准确.利用全极化SAR实测数据验证了本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良性能.  相似文献   
665.
唐杰  李杜卿 《政工学刊》2008,(12):52-52
复杂电磁环境下作战,突出的挑战表现在指挥与控制体系间的强烈电磁对抗。信息化的海战场上,海军各级党委和政治机关开展组织指挥活动主要依托信息化作战指挥平台,舰艇部队、航空兵部队、海军陆战部队等各作战平台之间,以及作战平台与指挥机构之间、指挥中心与数据处理中心之间,通过有线、无线信息传输联成一个指挥体系,整个组织指挥体系效能的发挥更加依赖各类电磁活动。  相似文献   
666.
针对目前各种光轴检测装置普遍存在精度不高的问题 ,基于CCD智能光轴检测系统 ,提出了一种细分插值的算法。实验表明 ,该算法的软件实现可以将像点的位置坐标提高到亚微米级。  相似文献   
667.
机动目标跟踪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的机动目标跟踪方法。一种基于新息序列的最快检测方案被设计出来,用于目标机动的快速检测。对给定的虚警概率,得出了最小机动检测延迟的最佳滑动窗口长度。检测到机动后,用增加机动项的方法修正系统模型。文中提出用递推算法来估计机动幅度。使用该估计,修正的卡尔曼(Kalman)滤波器可被用来对目标实施跟踪。仿真结果表明尤其是在目标机动过程中该算法具有优越的性能。  相似文献   
668.
针对大量设备的故障不会瞬间发生,为减少故障后果造成的损失并降低修复性维修的费用,采取了视情工作,检测费用随之增加。为使总费用最少,对检测间隔期进行了优化并给出简要的算法。同时对不同故障类型的视情工作的实施策略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6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