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48篇
  免费   187篇
  国内免费   7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106篇
  2014年   283篇
  2013年   356篇
  2012年   400篇
  2011年   311篇
  2010年   324篇
  2009年   277篇
  2008年   296篇
  2007年   307篇
  2006年   249篇
  2005年   263篇
  2004年   256篇
  2003年   186篇
  2002年   185篇
  2001年   178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80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80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针对目前不能对装备技术实验结果信息进行有效解释,将贝叶斯决策方法引入到装备技术实验的结果信息分析当中,克服由于实验本身性质及主观因素造成的实验结果信息具有“欺骗”性的弊端.基于贝叶斯基本理论及相关研究成果.分析贝叶斯决策在装备技术实验中的应用目的和应用步骤并给出了应用实例,为提高相关人员正确决策提供了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992.
杜祥琬 《国防》2011,(1):8-10
一、军民同源是一个朴素的真理,军民融合是科技发展的固有本性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一个链条,从源头的科学发现、技术创新,经过中间的技术发展、突  相似文献   
993.
张毅 《国防》2011,(3):30-32
国防动员建设是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国家战略实力、应对多种威胁、维护安全与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当前,我国发展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和胡锦涛总书记对新世纪新阶段国防动员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作出了新的部署。我们要准确把握国防动员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战略定位,充分认识加强国防动员建设的重要意义,在新的起点上努力推进国防动员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994.
苗禄权  贾鹏 《国防》2011,(5):65-66
学生军训工作既是国家人才建设的基础工程,也是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战略举措。做好新形势下的学生军训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要不断加深对学生军训特点规律的认识和理解,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开创学生军训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995.
李伟  陈林 《国防》2011,(9):64
一要在目标上融合。这个目标就是富国强军。随着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和社会信息化迅速发展,军用资源与民用资源的兼容度越来越深,国防经济与社会经济的融合面越来越宽,军用技术与民用技术的互通性越来越强,经济发展对军事技术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96.
李成 《国防》2011,(10):13-14
"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大课题,也是事关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系统工程。《国防动员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国防动员的相关内容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与国防密切相关的建设项目和重要产品应当贯彻国防要求,具备国防功能"。我们必须深刻领会党的军民融合式发展思想,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国防动员法,扎实推进国防动员军民融合式发展。  相似文献   
997.
万苏晋 《国防》2011,(11):30-31
中共中央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纪念建党90周年讲话中强调,"必须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这一重要论述揭示了国防和军队建设与经  相似文献   
998.
中央军委胡锦涛主席强调,要优化规模结构和力量布局,建设一支平时能应急、战时能应战的强大后备力量。胡主席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抓好新时期民兵建设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提供了依据。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民兵组织建设,必须破除计划经济时期的思维定式、工作模式,积极推进"两个转变"。  相似文献   
999.
管黎峰 《国防》2011,(8):45-47
战斗力生成模式是作战能力要素结构与生成机理的基本表现形态。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就是积极适应战争形态演变和国家武装力量职能任务拓展,充分运用先进科学技术,为战斗力充实新内涵、创造新结构、谋求新增长。民兵作为国家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我军的得力助手,必须紧跟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常态化军事斗争准备形势,发挥寓军于民优势加快推进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努力提高保障诸军兵种联合作战和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00.
鄂尔多斯军分区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和推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分区全面建设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一是抓好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结合。在康巴什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