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51.
正2014年9月29日2009年以来,兵团广大干部职工群众在兵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第一次、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推动兵团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各项事业取得了新发展,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模范人物。值此兵团成立60周年之际,为表彰他们的突出贡献,弘扬他们的先进思想,进一步激励兵团各族干部职工群众积极投身屯垦戍边伟大事业,兵团党委、兵团决定授予高锐等69名同志"兵团  相似文献   
52.
李彤 《中国军转民》2024,(4):130-132
马克思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论从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的视角来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倡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马克思认为由于异化的问题,人与自然之间形成了一种对立的关系,而实践则是人与自然之间联系的桥梁,共产主义能够使人与自然达到和谐。在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指导下,我国提出了新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进了生态文明建设,对建设美丽中国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3.
构建和谐社会中人与自然的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哲学思想、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面对日益恶化的自然环境,我们必须从过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对立关系转变为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和谐相处关系。  相似文献   
54.
道家哲学是中华优秀传统的重要构成部分,其具有丰富的内涵,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智慧,为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活力。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与道家传统生态思想相结合能够各取所长,为如今的全球性生态危机提供解决方案,为生态治理体系的建立提供理论指导,对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5.
人类的经济活动的实质,就是以一定的生产方式作用于自然环境,经过物质交换,能量转化,来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自然环境向人类提供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必要空间,提供发展经济和文化生活的各种资源,是构成生产力的一个要素。因此,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  相似文献   
56.
奎(屯)、乌(苏)、独(山子)地区是新疆的“金三角”,但存在土壤盐碱化、沙化、草场退化、工业“三废”、地膜与农药污染及水质低劣等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成为本区表来发展的严重隐患。运用国内外有关绿洲生态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较全面地分析了各种技术防治措施;又尝试提出区域生态再生产理论,并结合市场经济的发展,首次采用边际分析方法,研究区域生态建设的合理规模、价格与利润问题,探求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经济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57.
刘芳 《政工学刊》2009,(8):43-45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继承工业文明而又批判工业文明的弊病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当今时代崭新的文明形态。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明确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上写上了“生态文明”的内容,标志着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进一步升华。这不仅是我国发展战略的一个重大转变,而且是思想观念上的一个重大进步。建设生态文明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既要有物质技术手段的支持,也需要社会制度的保障,更需要有思想观念和道德价值观的约束与支撑。  相似文献   
58.
邵忠新 《兵团建设》2009,(24):22-22
一个袋子、一把铁锹和一把扫帚是她们每天工作时必备的工具。她们就是农八师144团环卫站的“娘子军”,  相似文献   
59.
我国对教师的要求是"德才兼备",新时代受到社会各因素影响,教师师德发展出现了困境。基于社会学视角分析,首先,社会分层模式中教师较低的社会地位阻碍其自觉的提高与发展;其次,消费型社会导致的异化师生关系引来职业隐形倦怠和人才断流,从不同维度限制了教师师德的培育。教育主管部门应改变现行评价模式,以行政力量改善职场生态,使教师有精力律己修身;优化晋升途径,纳入师德等职业性导向。通过提升教师地位,提高行业门槛、督促群体自律,解决新时代师德发展的困境。  相似文献   
60.
苏德 《中国军转民》2023,(22):121-122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最为基础的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内蒙古自身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内蒙古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荒漠化综合治理,大力实施“三北”等重点工程。把内蒙古建设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赋予内蒙古的战略定位和重大责任。深入研究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