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为有效降低军用电子设备地线系统上的电磁干扰,提高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性能,必须进行合理的接地设计。阐述了地线干扰产生的机理,针对地环路和公共阻抗耦合干扰提出了抑制方法,并结合设计实践,系统分析了典型军用电子设备的内部接地设计要点。按照所述要点设计了某型军用电子设备的地线系统,测试结果表明该设备达到了较好的电磁兼容性能。给出的接地要点可为类似军用电子设备的接地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2.
增强导弹武器系统电磁兼容性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系统内和系统间的EMC设计、分析与预测技术为基础 ,利用有关武器系统EMC的历史数据、现场报告和理论分析结论 ,对在执行任务中的导弹武器系统进行电磁环境兼容分析预测 ,识别和测试系统中的潜在干扰发射 /响应设备对 ,并进行电磁干扰控制和电磁加固 ,以增强实际训练、作战中导弹武器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能。该方法也可推广应用到其它复杂武器系统如多军、兵种联合行动中武器系统的EMC分析和电磁加固实践中 ,以有效地减小或消除各友邻武器系统相互之间的EMI影响。  相似文献   
33.
针对车辆电磁兼容性问题,研究了不同方位接地与不接地时电磁波照射车辆时表面电流分布,得出接地后最大表面电流均有一定程度降低,对于高斯脉冲入射方向与车轴成30°角时,垂直面内接地后电流强度由111.57 A/m降为17.322 A/m,水平面内接地后电流强度由22.566 A/m降为11.458 A/m。测试结果表明:接地是降低车辆表面电流行之有效的方法,对于提高车辆在高威胁复杂电磁环境中的生存能力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34.
<正>装备通用质量特性中的电磁兼容性特别是系统级电磁兼容性设计,需要引起足够高的重视。笔者从质量监督者的视角尝试对目前系统级电磁兼容设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一、引言随着我军武器装备信息化建设的日新月异,系统型号装备如飞机、舰船、通信车等配备了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它们工作时在时域、频域、能域和空域上形成了样式复杂、动态随机的多种电磁信号,构成了武器装备系统内部复杂电磁环境。而  相似文献   
35.
总结了设计卫星焦面PCB板中用于解决电磁兼容问题的措施.设计中使用Protel 99SE绘制原理图、制PCB板和DRC检查;用Hyperlynx6.1输出传输线模型;用OrCAD9.2绘制等效传输线原理图、仿真信号完整性波形、确定端接方式和数值.充分地利用了三个软件的特点,对该板进行了电磁兼容设计,信号完整性分析,灵活地实现了多板间的仿真分析,并用仿真结果检验和反馈了PCB的设计.最后给出了用仿真解决时钟信号完整性问题的一个实例.  相似文献   
36.
为了将等离子体RCS减缩技术应用于飞行器上,首先从微观角度分析等离子体与电磁波的作用;然后通过计算机仿真技术,分析了等离子体对电磁波的吸收、反射性能;最后探讨了几种解决等离子体电磁兼容问题的方法。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对电磁波有一定的吸收效果,并可通过控制覆盖在飞行器表面等离子体的形状改变飞行器的电磁外形。等离子体RCS减缩技术具有潜在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7.
EMC是现代电子设备一项重要的性能指标。本文概述了EMC的内涵及其研究对象、基本技术、实施方法、数字模型及计算机预测。  相似文献   
38.
EMC是C3I系统的一项重要性能指标。文章从C3I系统EMC实际存在的问题出发, 论述了EMC与EW 的关系及C3I系统EMC值得考虑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39.
舰空导弹武器系统自装舰运行以来,多次出现死机,引起有关单位的高度重视。本文对系统死机现象进行分析,介绍克服死机的技术措施,提出了采取自动恢复技术后系统总体设计需要考虑的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40.
电磁兼容是影响编队协同防空作战能力发挥的一个关键问题,针对编队协同防空作战过程中,怎样判断编队各舰艇防空武器系统之间是否存在电磁冲突的问题,通过对编队防空作战电磁兼容原理的分析,建立了编队协同防空作战中的电磁兼容判断模型,能够辅助编队指挥员在制定编队协同防空决策方案时,进行电磁兼容检测,从而消除方案中可能存在的电磁冲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