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91.
针对捷联惯组误差系数对制导武器打击精度影响的差异,并结合实际样本数据为小样本的情况,提出了基于灰色关联判断矩阵的权重分析方法.利用灰色关联法分析计算捷联惯组误差系数与落点偏差的关联度,基于关联度确定矩阵元素,进而建立判断矩阵,最后应用归一化方法计算误差系数的权重.实例证明,灰色关联判断矩阵法能有效降低人为因素的影响,提高捷联惯组误差系数权重计算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292.
从体系涌现行为与期望目标一致程度的角度定义了作战体系结构能力可信性的概念,根据体系能力关系,借鉴图论中的邻接图理论,构建了作战体系结构能力可信性模型,并在能力可信性模型基础上设计了能力可信性模型的设计结构矩阵和邻接矩阵,给出了能力可信性模型可达矩阵的求解方法,建立了作战体系结构能力贡献度模型和能力依赖度模型,最后阐述了作战体系结构的演化类型,并讨论了能力贡献度、能力依赖度的变化与作战体系结构演化涌现效应的联系,从而为作战体系结构演化提供一种定量的管理、控制和评价的手段。  相似文献   
293.
2D组网雷达目标真实高度的最小二乘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标高度估计问题,给出了基于三部以上雷达距离测量的2D组网雷达目标真实高度的最小二乘估计,同时也给出了利用三部雷达计算目标真实高度的非最小二乘算法,并通过大量仿真分析了两种算法的性能。该算法能够在2D组网雷达内实现对目标真实高度的有效估计。  相似文献   
294.
专家评判值缺失是装备保障指挥效能评估实践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在模糊一致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不完全判断矩阵缺失值的估计和补偿算法,用该算法对传统FAHP方法进行了修正,并以该修正算法为基础,对其在装备保障指挥效能评估中的应用方法和步骤进行了分析,最后以某单位的装备保障指挥控制系统为对象,进行了具体的案例研究.  相似文献   
295.
应用兰彻斯特法进行体系对抗效能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考虑整体效能、强调体系对抗时,单一方法的应用存在其固有的局限性,兰彻斯特法综合应用了多种分析方法,能对对抗双方的效能进行准确的评估.建立了矩阵形式的多元兰彻斯特方程,引用算例,以任务完成率作为效能指标,比较分析了对抗双方处于平方律和线性律两种作战方式下的效能.  相似文献   
296.
考虑了一类不确定系统的具有闭环极点约束的输出反馈H∞控制,运用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的方法(LMI),由二次D-稳定导出了鲁棒D-稳定的输出反馈控制器存在的充分条件和设计方法.该方法虽然具有一定的保守性,但求解方便有效,且易于扩展到多目标鲁棒控制.最后,仿真说明了该设计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97.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决策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模糊层次分析法(简称FAHP)充分利用了模糊数学新的研究成果,将层次分析法扩展到模糊环境中去,在多目标决策问题中具有独特的优越性.介绍了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及其数学模型的建立,给出了模糊互补判断矩阵的建立方法,权重公式及一致性检验公式.通过对某型垂直/短距飞行器方案选优排序中的应用分析,证明了该方法在系统方案选优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98.
一等奖(2名):苏巧,沈越泓,袁志钢,徐鹏程.无线信道统计复用中一种信号解混的快速算法(4—1);杨茂强,鲁璐,郭道省,潘小飞.基于记忆非线性多项式的星地一体预失真算法(1—1)。二等奖(6名):曾明勇,田畅,吴泽民,付毅,揭斐然.多通道特征级联的人体目标再识别(3—1);马振,张雄伟,杨吉斌,徐玉龙.基于稀疏卷积非负矩阵分解的语音转换方法研究(2—1);张江,张杭,柴仁  相似文献   
299.
针对校验矩阵形如准循环双对角阵的结构化LDPC码,对比研究了两类高效的编码算法:矩阵分解编码算法和分项累加递归编码算法,指出了两种算法从实现角度是等效的,但分项累加递归编码算法推导更为直观,且便于硬件并行实现。基于分项累加编码算法,提出了一种适合准循环双对角LDPC码的部分并行编码结构,设计实现了IEEE 802.11n标准中的LDPC码编码器。FPGA实现结果表明,所设计的LDPC编码器硬件开销较少,信息比特吞吐率最高能达到13Gbps。  相似文献   
300.
针对地铁区间隧道火灾风险评估中指标关系的模糊性及层次分析法中一致性判断的缺陷,引入模糊一致性判断矩阵,有效地减小指标判断中的人为主观因素影响,并使之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建立一种针对地铁区间隧道火灾风险评估的模糊层次分析法模型。选取某地铁隧道,综合考虑地铁区间隧道火灾风险评估体系的复杂性,对其建立模糊层次分析法模型,获取其各因素权重,结合风险指数法对火灾风险评估结果进行量化处理;通过权重分析比较得出火灾风险评估中较薄弱的环节,指导地铁设计、施工及运营全寿命期消防安全工作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