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9篇
  免费   296篇
  国内免费   1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01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81.
782.
为实现流-结构耦合的结构拓扑优化设计,首先分别以水下结构固有频率和结构刚度最大化为目标,建立了渐进结构拓扑优化模型;然后,改进了网格独立滤波方法,提出单元尺寸滤波方法,将优化方法推广至设计域中单元尺寸存在差异较大情况的问题;最后,推导了目标函数以及在约束条件下的单元灵敏度,并采用双向渐进结构优化法对结构进行迭代计算。结果表明:刚度优化结果拓扑结构清晰,同时优化结构中未出现棋盘格现象,迭代过程收敛平稳;频率优化结果中,固有频率较初始设计域提升明显,优化效果显著,证明了单元尺寸独立滤波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83.
针对装备体系作战效能评估分析需求,构建了基于SCA( Sensor?Controller?Actuator)的装备体系作战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研究了基于SEM(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的装备体系作战效能评估方法,并以某防空反导装备体系作战效能评估为例,验证了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该研究可为装备体系发展论证及作战效能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84.
785.
随着处理器微体系结构日益复杂,性能分析在处理器研制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常用的性能分析方法是建立性能模型,该方法主要用于研制初期的设计空间探索,如果用于微体系结构级的分析和优化,速度和精度都会成为限制因素。因此,提出一种基于计数器的性能分析方法,该方法以项目组已经完成的一款处理器核的硬件实现代码为基础,在处理器核外部添加一个专用性能监测单元,收集微体系结构分析和优化需要的各种事件,并通过结果分析器对统计的事件进行分析,得到微体系结构实现的性能受限因素。采用此方法,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原型系统上对SPEC CPU2000测试程序运行时的性能受限因素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采取相应的优化措施,优化后的处理器核性能得到了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786.
787.
788.
姜广顺  王俊  全和平 《国防科技》2020,41(4):121-127
航空兵在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中的使用经验显示,战斗任务的完成效率不仅取决于武器装备的性能,还取决于机组和战斗指挥人员的战术素养水平。本文针对航空兵试验、训练靶场存在的问题,论证了构建电子靶场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电子靶场的主要功能和目标,提出了电子靶场中对歼击航空兵战训活动的自动化评估方法。这种方法可用于评估自动化系统(电子靶场)目标的掩护结果,也可在构建未来机组作战指挥人员和空勤人员战术综合模拟器时使用。此外,还提出了可对歼击航空兵机组和战术机群行动结果进行实时评估的自动化评估程序和算法模型,下一步将根据歼击航空兵的宗旨,编制自动化评估算法软件。  相似文献   
789.
为改善小波脊线法在低信噪比下提取二相编码信号脉内特征的性能,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小波脊线脉内特征提取方法。该方法将魏格纳-威利变换与小波脊线法相结合,利用魏格纳-威利变换对噪声的抑制来改善信噪比,通过分析二相编码信号的小波脊线特征来得到脉内特征参数。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低信噪比下仍能准确提取二相编码信号的脉内特征,具有明显优越性。  相似文献   
790.
王宇刚  贺智  何振威 《国防科技》2020,41(4):133-137
技术决定战术,军事技术历来是战争领域最活跃、最具有生命力的因素。当前,以军事智能为特征的颠覆性技术已成为推动新一轮军事革命的强力引擎,它改变了原有战争样式和形态,使战争制胜机理发生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军事理论作为战争实践的先导,必须首先把握、科学预测和有效评判新技术对战争带来的影响,才能发挥出理论的牵引作用。古往今来的历次战争实践表明,军事理论与技术之间往往不是并行发展的,而是相互错位、交替向前的。谁能在错位的当口抢占先机,缩短错位周期,谁就能提前形成代际优势或代差,赢得战争主动。因此,必须充分认清军事理论创新与颠覆性技术之间的关系,找准军事理论与颠覆性技术错位的原因,运用科学方法,加强理技结合,把颠覆性技术内化于军事理论,达成超越对手的“理论突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