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130篇
  2012年   137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127篇
  2006年   139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7 毫秒
71.
全军装备工作会议12月3日至4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牢牢.把握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坚持信息主导、体系建设,坚持自主创新、持续发展,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加快构建适应履行使命要求的装备体系,为实现强军梦提供强大物质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2.
赵辉 《国防科技》2017,38(6):072-075
习主席站在时代发展与战略全局的高度,着眼军队建设全局,深刻阐述了科技兴军在强军征程中的重要作用,明确了科技兴军的举措抓手,丰富和发展了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理论体系。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走中国特色科技兴军之路,为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73.
由于我国是一个大国,而军队从劳动力市场招募的军人数量是有限的,因而社会劳动力具有无限劳动供给的特征。在社会劳动力向军事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社会劳动力必须通过信号发送把高能力者同低能力者区别开来。正是由于劳动力的非均质特征使军队干部和军队士兵的待遇决定过程是不一样的,但从长远看,军人待遇的一元化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4.
一、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宏观调控两种手段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长期以来我国武器装备生产体系一直采用政府宏观调控主导资源配置的模式,这对利用有限资源,迅速建立相对完备独立的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形成装备保障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带来了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与国家科研生产体系相互分离,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建设“大而全、小而全”现象一再出现、资源重复配置,难以适应未来信息化战争的需要等问题的产生.  相似文献   
75.
《中国军转民》2012,(4):6-15
一、产品介绍 TGK46100高精度数控卧式坐标镗床是沈机集团昆明机床股份有限公司承担的2010年度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0ZX04001-021)项目。  相似文献   
76.
由内蒙古一机集团研制的国内首创警用轻型联合越野战车,在第六届中国国际警用装备博览会上正式亮相,成为一大亮点,被评为参展装备十大明星产品。该款联合越野战车防地雷不惧TNT,其综合防护性能已经超越了美国悍马,在反恐防暴、边防巡逻、武装押运以及抢险救灾、  相似文献   
77.
《中国军转民》2012,(6):38-43
为解决长期以来存在的技术与市场“脱节”、研发与产业化“断链”等问题,最大限度地开发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简称“中物院”)的科技资源,促进中物院科技成果、技术创新能力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相似文献   
78.
知识产权是重要的战略资源,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对于提高国家的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顺应时代变革趋势,把国防知识产权作为专项任务列入《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通过建立合理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保护创新者合法权益,促进技术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推动技术有效转移。  相似文献   
79.
科技部日前印发了2012年度国家星火计划、火炬计划、重点新产品计划、软科学研究计划立项项目清单。其中:国家星火计划立项项目1473项,国家火炬计划立项项目2139项,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立项项目2012项、战略性创新项目39项,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立项项目159项。  相似文献   
80.
众所周知,航天科技工业是以系统工程技术与管理为特色的高科技行业。50多年来,在中国政府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我国的航天事业蓬勃发展,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既推动了中国的科技事业与国防事业的发展,也为世界航天技术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对于普通民众而言,航天技术似乎总是高深莫测、难以亲近的。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虽然绝大多数航天技术研究成果不能直接转化为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但是以航天技术为基础、以系统工程技术与管理为载体的成果转化,已经实实在在地服务于社会发展与国民经济建设。以下我举几个例子来支持我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